不少人都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京剧崭新流派的产生,这话是外行话无疑。我们今天很推崇的张(君秋)派、裘(盛戎)派、杨(宝森)派都是20世纪50年代成熟的。也就是说,尽管三位大师在解放前就或榜上有名,或崭露头角,或名声在外,但是真正要自成一统,还是5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特别是宝森先生,由于逝世得早,身后还失落了一段时间。有的评论家说他"死后依旧孤独",是绝对正确的。 我们通过类比可以看到,凡是形成一个京剧传世的流派,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一)流派的创始人必须要有一定的师承关系:这绝对不是保守主义的思维在作祟,而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当然,这个师承是广义的,不是狭隘在"一拜一"的形式,而是一种脱胎似的扬弃。只有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才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余叔岩脱胎于老谭先生;奚啸伯脱胎于言菊朋先生。这是任何人都否认不了的事实。
(二)流派的创始人必须通过自己的舞台实践显示出明显不同前人的风格:否则就无新流派的艺术特色可言,自然所谓"新流派"也就是画蛇添足了。程艳秋的声如游丝、婉转迂回,尚小云的高亢激荡、做表于情都是特色,都是不同于当时其他演员之处。所以有了自成一派的条件和资本。
(三)流派的传人培养必须是系统化的:这才能保持艺术的传递性。有的保守的老艺人可能做到了前两点,但是这一点没转过脑筋,结果东西没有传下来,现在销声匿迹了。可惜啊!马连良培养张学津、冯志孝等人那么不遗余力,不是只为提携青年,而是要是自己多少年的舞台经验传下去,别白忙活了一辈子。可以肯定的说,那时马先生对自己的艺术传递问题是有清醒考虑的。
(四)观众的普遍认可:观众反响是检验流派的重要标志。有的演员想自己编排个"X派"、"Y派",哗众取宠,观众连票都不买,只好偃旗息鼓了。有时候想来是可笑的一件趣文。
我在90年代中期听电台里介绍一位花旦演员的事迹,并听说"多少戏迷都喊出了"什么什么派的口号,我当即就表示怀疑!还有的老演员的亲属、弟子为了替本家传名(也不排除有尊敬老人的意思),喊出了什么什么派的提法,并且迫不及待的树碑立传。没有必要!
我以为,什么演员有什么样的水平,内行也好,观众也罢,看的清清楚楚。不会因为没有什么"派"就抹杀了你的水平,也不会因为"创造"出什么"派"就平地一声雷。我们还是要以宝森先生为榜样,坚持谦虚谨慎的艺术作风。先继承、在发展,条件成熟再创新。
本贴由石跃于2001年7月02日17:33:18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