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是1999年的初秋,张建国阔别石家庄六年后回乡演出,头天晚上是《杨门女将》,次晚是《将相和》。张建国率中京青年团回石献艺,这在石家庄是件大事情,我所在报社跑文艺的记者一听京剧就皱眉头,于是我自告奋勇去采访张建国,领导居然恩准了。我找跑文艺的记者要组织者发下的招待票,但她说,票已经送给别人了,我只能自己掏腰包买票。也好,虽然破费120元,但不用上夜班,还能见到名角,不亦快哉!
演出在大众剧场,这里以前隶属于石家庄地区文化局,张建国就是从这里出道并走红的。我从小在这里看戏,尤其是张建国和雷保春(梆子演员,他的做工和念白,几乎全尊京剧麒派,地道得很)的戏,更是场场不拉。我先找了大众剧场的女经理,劈面就问她为什么大众剧场不常演戏,而是靠低档次的歌舞表演来撑门面,她有些激动地给我算了一笔帐,主要意思是演戏演不起,并说这次请张建国回来,一是情面二是拉到了一个药厂做赞助。我当时就觉得京剧可真要完了,连低档次的歌舞--就是全靠伴舞几乎不穿衣服吸引观众的那种,也干不过。
头天晚上的《杨门女将》,中京可真缺德,以为石家庄的观众都是棒槌,随便来几下就可以应付,于是掐头去尾,当做折子戏组合来演,让很多人在台下直骂娘。但碍于张建国的面子,也不好喝倒彩。我当时并没有特别生气,只有一个感觉,他们太不尊重观众和艺术,也太不尊重自己,这不明摆着砸自己的饭碗吗?次日的〈将相和〉,两个主演张建国和张连祥倒十分的卖力,尤其是作为团长的张连祥,简直是使出了平生所学,台下彩声不断。
演出结束后,我钻进来后台,演员们忙着卸妆,工作人员忙着装箱。从张建国老家晋州赶来的乡亲们则忙着和张合影。我抽空对张说,自己是某报的记者,希望他能抽点空接受采访,他说没问题,但要等一会。
大约一刻钟后,张建国卸了妆,先是石家庄电视台的一个女记者发问,她当然不知道什么奚派杨派,只是从"常回家看看"的角度提问。建国倒不烦,我烦,一边听着身上只起鸡皮疙瘩,她不是在采访一个京剧演员,只是采访一个石家庄"出产"的名人而已。好容易她的采访结束了,轮到了我。
开始的时候,双方都比较拘谨,我按事先设计好的问题采访,但过了大约5分钟,双方忽然觉得很投缘,他居然忘了是在面对记者,而我也觉得是在跟一个朋友谈心。我们谈到梨园的根根蔓蔓、门户之见,谈到流派,谈到对当今几个知名老生演员的评价问题。不觉间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人都没有要结束的意思,但门口几个他在石家庄的朋友耐不住性子了,一个劲地催,我也识趣,赶忙收场。
临分别时,张建国没忘了嘱咐我,说要见报的话,最好有所选择,我说我是"老江湖",请他放心好了。但回到报社,我发现,他说的"干货"我不能写,而一些门面话,有确实没什么意思,我也写不出"花"来,果然拿到老总那里,给枪毙了。采访了而不见报,当事人都比较忌讳,从此我觉得无颜再跟张建国联系,也就没有联系。
当然这是一次不成功的采访,但我对张建国确实有了新的认识,他对人对事忠厚老实,就像他的扮相一样。因为他的忠厚,我时常为他不平。中京青年团他是无可争议的头牌演员,但梅花奖迟迟轮不到他,而其他主演则几乎人人有份了。今年听说他排新戏《油灯灯花开》,这应该是得梅花奖的前兆吧,因为梅花奖是要求有新戏的。
本贴由霸王不别姬于2001年5月08日18:56:02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