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梁波谈《贞观盛事》创作

今晚,“2004一汽华利·幸福使者之春”,将由上海京剧院在天津大剧院演出新编京剧《贞观盛事》。这台戏的剧本是由本市著名剧作家梁波与著名剧作家戴英禄共同创作的。在演出之前,记者专访了梁波。梁波说,这出戏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居安思危的思想,以历史观照当代,让观众从享受艺术和关注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得到积极意义的陶冶。
梁波说,《贞观盛事》写于1999年,是为国庆献礼而写的,自搬上舞台,已演出近百场,并获国家多项大奖,前不久又荣获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称号。
梁波谈道,戏剧舞台上反映李世民和魏征的戏不少,但以君臣斗的戏剧冲突居多。《贞观盛事》这出戏从另外一个侧面切入,围绕君明臣贤,戒侈以俭,居安思危,携手图治,共筑盛世,反映中国历史上这一辉煌的段落,让今人从历史的华彩中体味和咀嚼深深的内涵。该剧中心事件是释放宫女。梁波介绍,史册中唐朝确有释放宫女的记载,但原因有好多种说法,一说是饥荒,一说是减少费用,而此戏则借让宫女过上安逸正常的生活,倡导以人为本的主张。戏中虚构了前朝留下的宫女和卖炭哥这对恋人数十年的苦苦相思。戏中还进一步张扬了这一观点:盛世,不仅仅是少数人的歌舞升平,不是帝王的豪华生活,而是让老百姓都过上幸福生活。梁波感慨地说,《贞观盛事》不是戏说,不是简单地讲故事,它有浓郁的历史感,有活生生的灵魂,有强烈的思想体现,能引起今人的思考,每次演出剧场反应都很强烈,其中最令梁波难以忘怀的一段是讲魏征的生活俭朴。李世民提出让工部修缮其屋,魏征不同意,说道,作为国家重臣不能用国家的钱为自己而用。每演至此,都能博得观众长时间的掌声。
为了写好这出戏,梁波和戴英禄查阅了大量正史及一些唐代的宫廷生活、民间生活的书籍,如李世民喜欢书法,尤爱王羲之,自己还出过论著,魏征能酿酒等,从白居易诗中化出的卖炭翁以及唐三彩等,使整个戏的呈现不论是戏剧结构,还是舞台美术、对白唱词、服装饰品,都富于唐代文化特色,注入了真实感和生活化。
梁波是一位勤奋的剧作家,用他的话说是一位“业余剧作家”。近几年来,他与戴英禄合作不少戏。二人的艺术追求、审美习惯相同,因而合作很愉快。写完《贞观盛事》,他们二人又与黎中成、王涌石合作,写了中国历史上另一名廉吏《于成龙》,演出效果不错。此外,他独立创作或与人合作的杨家将故事《三关明月》、反映张裕葡萄酒厂历史的吕剧《沧浪》以及根据冯骥才小说《三寸金莲》改编的京剧都已搬上舞台,并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特别是《大脚皇后》,演出本有京剧、晋剧、豫剧、评剧、河北梆子、苏州评弹,20多个艺术院团都排演了此剧,台湾豫剧团、新加坡京剧团也演出这个戏,河北省京剧院还将此戏排成京剧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对写戏,梁波一直坚持一个观点:虽然是古装戏,但也要有生活,有感受,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必须如此。同时,写历史剧,就要观照对今人的积极作用和陶冶,写现代戏,反而要考虑历史背景,使其有厚重、有思考、有审美。(记者 何树青)

(摘自 《今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