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国的国粹——京剧一向知之甚少。有人曾说过,京剧是中国的歌剧。可我从小偏爱西方的歌剧,常被它气势磅礴、雄浑壮丽的交响乐与音质华丽圆润的美声唱腔所吸引。对于京剧,我不喜欢它繁冗嘈杂、曲调单一的伴乐;不喜欢它程式化做作的武打场面。
然而就在初秋一个周日下午,陪同德高望重的园林建筑专家顾正先生看完上海图书馆举办的“京剧沙龙”专场之后,我原先的想法荡然无存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田慧、杨淼的表演,她俩举手投足间透着专业,韵味十足,字正腔圆,功力了得。尤其是田慧的《霸王别姬》:台上没有道具 、没有布景,只是一个空荡荡的世界。这时一个低沉悠远的鼓声响起,仿佛从远方天际悠悠传来,把人带到那个空旷悲凉的战场,二胡凄美柔婉的旋律也随着缓缓流淌着。虞姬伴着音乐,开始移动着沉重的台步,徐徐抖动双袖,动作不紧不慢,优美柔和。随着鼓声节奏不断加快,京胡的旋律越来越高亢,越来越嘹亮,虞姬急速地转动起身躯,双臂有力地挥舞,杏眼圆睁,仿佛就要把一腔愤恨、无奈、悲恸宣泄……此时的一琴、一人、一鼓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了临死前柔弱女子忧怨、刚强、凄怆的精神世界。这与场面恢宏、道具华丽的西方歌剧形成了天壤之别——这里没有一件道具,连伴乐也如此简单,但艺术的表现力却这样丰富,令人回味无穷,这是西方音乐难以企及的。
粉墨登场的还有松江区副区长毛啸岳的《文昭关》、乔家栅餐饮管理公司副总经理赵志诚的《打侄上坟》、顾国安的《将相和》、倪志祥的《坐宫》,姜长宝的《浣纱记》和女老生唐兰英的《珠帘寨》、丁正阳的《沙桥饯别》等均凸现了余杨派的广泛影响与正宗神韵;小生郭天民的《小宴》显示不凡功力;花脸翁思虹的《探阴山》、魏太平的《九江口》犹如裘袁两朵流派异卉斗妍;陈达全的《让徐州》和沙龙主持人王树滨老师的《四进士》,恰似工笔写意画法,分别勾描出言马两大须生流派的风味。
意犹未尽地走出欣赏厅,我和耄耋之年的顾老,一路都在默默地感念上海图书馆,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还能无私地为京剧爱好者搭建艺术舞台,支持和扶持传统文化;又有新秀的悉心传承,努力创新;还有海外华人对国剧的痴迷热爱,这中国文化艺术的美丽图腾何愁不辉煌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