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京剧电视剧创作与拍摄有感

何畅

正值中专毕业之际,我有幸参加了以母校--我院附中表演科95班同学为主演的5部京剧电视剧(包括《凤还巢》、《三不愿意》、《花田错》、《辛安驿》、《新编连升店》)的全部拍摄过程。受益之余,我也对"京剧艺术现代化"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其一,戏曲电视剧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京剧艺术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使她所表现的内容能够生活化,从而拉近观众与京剧艺术二者之间的观演距离。传统京剧舞台上的时空虽说流空灵动,但在某种意义上却还存在着局限性。京剧电视剧《花田错》中,“春兰陪刘玉燕为卞玑做鞋”那场,正在两人专心致志做活儿时,忽听老夫人呼唤,这下她们可慌了神儿,急忙把鞋东掖西藏起来,而屋外却是一个劲儿地催着开门。电视剧就采用了分镜头的手法,清晰地对比展现了屋里和屋外紧张而有趣的情景。京剧电视剧《凤还巢》中,“程雪雁私会穆居易”那场发生在深夜,而传统的京剧舞台一般很难表现夜景,但对于电视剧来说就易如反掌了。夜景的设置,一来烘托了夜间的氛围,增加了真实感,二来也便于广大观众理解和接受。
其二,特写镜头的运用,继承并发展了京剧原有的“夸张”的表现手法,使观众能够随着镜头的推、拉、摇、移、切、转、叠等技术处理,更加深刻地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我想,在京剧电视剧《凤还巢》“程雪雁私会穆居易”那场中,如果将镜头进行巧妙地运用,使它先由窗外“偷窥”,再慢慢透过窗户推近,先是上下“打量”穆居易,再推近到他的五官,最后停留在特写镜头上。这样,镜头就不再只是单一的拍摄工具,而它此时充当的则是程雪雁那双贪婪的眼睛。再如京剧电视剧《新编连升店》中,当王明芳从店家口中得知自己高中时,最好在俯视的镜头中把店家的脸处理得扭曲变形,如同照哈哈镜一样。这时,在王明芳的“眼睛”里,店家那种趋炎附势的谄媚嘴脸就暴露无余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该剧的喜剧效果。这样,镜头就具有了感情色彩和艺术语汇,表现手段也变得丰富起来,剧中人物关系的戏剧性变化更明显了,观众欣赏起来也觉得更有意思了,该剧也就更生动了。
其三,扩大了京剧艺术的受众范围,吸引了一大批戏迷、票友之外的观众,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走近京剧,在不知不觉中欣赏并热爱我们的国粹艺术。京剧演员也加深了对戏曲程式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舞台表演的准确度和生动性。可以说,现代化的电视媒体传播手段,在增加了观众数量的同时,也稳固了部分观众基础,为京剧的振兴、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为,观众才是弘扬国粹的根本动力,毕竟“艺术不只是一小撮有文化修养的,关在一个小圈子里的学者的,而是全国人民大众的!”戏曲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则为此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嫁接”契机。它不仅使演员在虚实结合的表演中“有景可依”,加强了程式动作的真实性,不再使其陷于一般化的“机械程式”中;又使众多观众,特别是对京剧不大了解的这部分人易于理解。同样是开门、关门的动作,舞台上的京剧演员只是凭空虚拟地去做一套程式,而在“有门有闩”的戏曲电视剧中,演员做起动作来就不会感觉到空洞,即使再回到舞台上做同样的动作,他们也会表演得更加生动自然。因为有了生活,就有了体验;有了体验,表现才不会空乏无味。
其四,正确处理好京剧艺术的继承与革新问题。京剧艺术的发展与成熟经历了近200年的历程,她是由无数艺术家经过反复的舞台实践逐步确立并完善的。其中,许多程式化的表现手法都是极为经典的。因此,在京剧艺术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要保持她的独有特色,利用戏曲电视剧所特有的表现手段来更好地展现京剧艺术的魅力。我认为,欣赏京剧与欣赏影视有着根本的区别:影视多注重于故事的情节内容,在情节内容中塑造人物形象;而京剧艺术则更着力于表现她的形式之美,即唱、念、做、打等因素的综合表现手段。引导观众正确地欣赏京剧艺术,正是我们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京剧电视剧《凤还巢》中,程雪娥的那段[西皮原板]“本应当随母亲镐京避难”就很能代表京剧艺术中“唱”的特色,它的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并且脍炙人口;再如京剧电视剧《辛安驿》中周凤英的那段“走边”,表现了一个“女强盗”的高强武艺和行事时的警惕机敏。这些京剧程式,即使在戏曲电视剧中也应是不可缺少的,绝不能为了片面地追求快节奏,而把这些精华部分删减掉。相反,更应运用戏曲电视剧的特有艺术手段,将京剧艺术的特色发挥到极至,使之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无论何种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脱离了生活,就意味着疏远了观众。那样,不管它多么高雅脱俗,都会缺乏活力,而缺乏活力的艺术又何言发展和创新呢?所以,作为一名戏曲艺术工作者,要敢于涉足新的途径,敢于打破思想上的桎梏,使我们能够真正地做到“还戏于民”,京剧艺术也将不会再“曲高和寡”。
此次参加京剧电视剧的创作与拍摄,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拍摄并不是最终目标,我们的目的是在于利用戏曲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去开发更为广阔、更具潜力的创作空间,使我们的京剧艺术拥有更广大的观众,并在他们心中撒下种子,盛开出更娇美、绚烂的艺术奇葩!

2002年9月2日

(摘自 《中国戏曲学院院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