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我看了中国京剧院杜近芳和叶盛兰主演的《柳荫记》,一下就被杜近芳秀美的扮相,甜脆的歌喉,动听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迷住了。于是我成了中国京剧院一团的忠实观众,只要有杜近芳新排的戏,不但我自己去听,还买30张团体票(那时票价是1.20元一张,我每月工资90元,等于花去我收入的三分之一),送给医院的同事们。有的能收费,有的就白送了,因为我希望她们也能去欣赏杜近芳。朋友们笑我是义务宣传员和推销员,但是我精神上感到了满足。后来我想方设法认识了杜近芳,和她成为挚友,她是我学京剧表演的老师,我是她的“医药顾问”。
由于职业影响,她常在演完夜场戏后因兴奋而睡眠不好,经常失眠,便需要吃睡觉药。可是她爱用脱敏摇代替安眠药,例如吃"非那更"。我便提醒她在演出前夜千万不能吃这种药,否则到时嗓子使不上劲儿,演《白蛇传》打出手时,蹦跳不起来。有一次在后勤礼堂演《木兰从军》,她忽然闹肚子,就打电话问我该怎么办,我想救急的办法最好是吃"可待因",可是又怕影响她的演出,就把药物反应的利害关系告诉了她,吓得她没敢吃下肚,只在口中含了一会儿就吐出来。晚上她来电话告诉我演出成功,可是嘴里却苦得很呐!
杜近芳是个影迷。有一个星期天,我们俩赶了三场电影。两场在东城,一场在西城。就这么东西城赶场,紧张忙碌跑了一天,都忘了吃饭。
杜近芳的婚礼非常隆重,梅兰芳先生是证婚人。她爱人是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高徒。这样一对郎才女貌的婚事,当然不能一般。我帮她请人布置礼堂,大幕上悬挂着一龙一凤,拥抱着大金双喜字。还请了京剧院和我院朋友分别负责签名、发喜糖、招待来宾。那天到场的人坐满了礼堂,除梅兰芳、福芝芳夫妇外,司仪是李少春。嘉宾有马少波、袁世海、林巧稚、梅葆玥等以及京剧院同仁和我院的医护人员,我还记得那天是大雪纷飞,可前来祝贺的人仍是络绎不绝,真是盛况空前。
杜近芳的勤奋敬业精神很令人钦佩。为了参加1957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她准备了三出戏:《拾玉镯》、《霸王别姬》、《嫦娥奔月》。她在烈日下苦练《嫦娥奔月》,十几米长的红绸,舞得汗流浃背。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捧回两块金牌,一块铜牌。在练《白蛇传》的打出手时,腿上受伤青一块紫一块,那时她已到了中年,虽然她小时候练习过武功,但多年不演武戏,功夫也就搁下了。难为她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又重新拾起了打出手。尤其是前年,她为完成自己的《白蛇传》音配像,因为过度劳累,而引起眼底出血。她现在已年过六旬,满可以找替身来配武打。可是她说要对观众负责,坚持自己来配。经过医治和休息一段时间,就又上场了。但是不幸又发生了,在武打时,不小心眼睛被剑穗甩伤,幸好配像已到尾声,总算完成了任务。现在观众们看到她配的《白蛇传》多么美好,但哪里知道她这是冒着失明的危险来完成的。最近在这炎热的夏日,她又为自己演唱的《桃花扇》进行配像。在配像过程中,她对明朝的服装、头饰、发型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又重新作了改进,让我们翘首以待这出戏的播出吧。
(摘自 原《梨园周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