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老戏迷说过:“孙毓堃有名言:‘大武生手不沾地’。”我便追问:“那怎么能唱呢?”此公微微一笑:“沾地还叫‘大武生’吗?”
且不去考证孙先生是否说过这句话,也不论是不是真的可以“手不沾地”。究竟什么样才能算“大武生”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决非是以形体为标准的。许多公认的“大武生”并不是身材挺拔伟岸,甚至比一般人还要矮小,可为什么这些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人一登台就光芒四射,豪气干云呢?
余生也晚,众多武生名家驰骋氍毹之时我无缘亲见。只能从前辈顾曲者的文章中一窥门径,遥想名家的英姿。众多的“大”武生个个技艺不凡,一招一式凝山蕴海,开打威风八面,铁骑生尘。后人公认最得杨小楼神韵的就是孙毓堃先生了,在《群英会》电影中得见先生的技艺,虽然仅仅十余分钟,却潜龙腾渊,鳞爪飞扬,光芒毕现,美不胜收。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可是看招式却平平无奇,说不出来到底“好”在哪里。这是为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有“份”。
大武生之所以“大”,就大在有“份”上。任何一个武生演员,从一开始都要经过严格的技巧训练,否则是无法胜任武生这个行当的。若成为大武生,不仅仅是要有好的基础,更要在精神上下功夫,从气质上抓住观众。这样才能使观众赏心悦目。所谓“活赵云”、“活霸王”,并不是靠武打和翻扑挣来的。演员在气质和精神上的描摹符合了观众在主观上对剧中人的想象。于是便有了这样的称谓。演员在对气质和内在方向有了追求后,必然在驾驭技术和技巧的基础上,形成对“神韵”的体现和表演,从而加大表演的内涵和份量,进而呈现出超越在技巧上的个人艺术魅力。这才是“大”武生之所以“大”的原因。没有人会怀疑杨小楼是大武生,即便是《莲花湖》的韩秀这样的短打武生,乃至陪荀慧生演《大英杰烈》的王甫刚,都让观众如痴如醉。因为他的恢宏气度,使本来无甚光彩的小角色都焕然一新,这就是演员的份量。常有人说,“某某戏是戏保人”。遗憾的是,在武生戏中,这样的戏太少了。不是毫无光彩,就是技巧堆积,这是没“份”的武生戏的两条出路。
当然,并不是说一味追求气度,放弃技巧。既然是“武”生,当然是要靠武打、翻扑等技巧来完成对人物的体现。但是,仅仅达到这个地步就能成为优秀的演员和艺术家吗?好比烹饪,同样一道菜,同样的佐料,一般厨师和烹饪大师作出来,色香味的差距就很大,根源就在于“火候”。对火候的掌握才是考验“匠”和“艺”的根本途径。同样再拿烹饪举个例子,无论是什么佐料,放少了是清汤寡水,放多了则会令人生厌。台上也是一理,跌打翻扑,无论是下手还是主演一律大翻特翻,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可是曲终人散之时,豪华落尽见真淳,又能让观众回味出什么来呢?常言道,书文戏理,虽然戏曲中不合理的地方甚多,但是忽视戏曲情节,游离于剧情之外的纯技巧展示也肯定是不合时宜的。据故老相传,杨小楼当年唱《安天会》的时候,只有两处翻跟头:一处是盗丹第一次上桌子时翻下,表示被金光打倒,另一处则是反下天庭,表示驾筋斗云下界。以杨小楼的身手,翻跟头岂是难事?无非是毫末技艺,但这两个跟头恰当的体现了剧情,同时也成了《安天会》中的闪光点,倘若一上台就是“闪光点”,一直闪到结束,那么又有哪一点能突出呢?
京剧本身就是综合艺术,虽然武生是以“武”为主,但是同样不能忽视唱念。无论身上如何边式,张不开嘴也肯定是要对整体效果大打折扣的。笔者十分崇拜高盛麟先生,也有幸接触过一些高先生的资料。以高先生的惊人技艺,天赋佳喉,饰姜维则威风八面,扮霸王则叱咤风云,豪门纨绔之高登,纵横江湖之天霸,无一不是活灵活现,尤以秉承杨排路数,与言慧珠合作之《霸王别姬》最具风采。一句“论英雄盖世无敌”,便将霸王拔山扛鼎之气势跃然而出。至“力拔山兮气盖世”,悲凉慷慨,顿生“英雄美人”之叹,令闻者惊为天人。遗憾的是,现在“有嗓子”的武生演员太少了,或者说有“武生嗓子”的演员太少了。武生的唱念,英武昂扬,全凭气势逼人。孙毓堃先生的嗓音并不十分嘹亮,唱念之间却有吞吐山河之气势,龙吟虎啸之声振聋发聩,又有谁能企及呢?
“手不沾地”,并不是一种表演规则,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追求,是演员对自身艺术取向的一种追求。是由“技”转向“艺”,向更高层次追求的愿望和需求。一位合格的武生演员,向观众奉献的应该是力与美的结合,而不是单纯的技巧展示。在演出中要全方面的体现京剧的美,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表演达到有“份”的境界。这是一个提升自身艺术素养,从“技”到“艺”的升华过程,我想,这才是武生演员乃至全体武戏演员真正应该下功夫锤炼的方面。并不是说技巧不重要,技巧和内涵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过硬的技巧,要完成内涵上质的飞跃也是不现实的。

本贴由京门浪荡客于2006年6月19日12:28:38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