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本月《中国京剧》杂志,有一篇署名钱世明的文章,题曰《京剧人物辨考》,里面对京剧舞台上的罗成、郑恩和杨波、徐延昭、李艳妃等人物做了历史的考证,说明这些人物和他们戏里的情节都是杜撰的。
我很赞赏钱公认真的学术态度和渊博的历史知识,确实读后有所受益。但我对钱公的结论却十分不理解,文中说这些戏“纯属瞎编”、“胡编乱造”、“以戏乱史”、“典型的伪历史戏”等等言辞让人措愕。
京剧是门“雅俗共赏”的艺术,要是以纯学术的态度审视,里面被演义、编改、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怕占了十之八九,因此都可能有“以戏乱史”的罪名。那么艺术性又从何而谈呢?我倒觉得,京剧只是戏,并不是史。与其说是“以戏乱史”,倒不如劝公莫“以戏当史”的好。那么,是不是“瞎编”?“乱造”?我看不然,艺术创作本身就是虚假的,“编”和“造”正是艺术创作的方法,它必然有创作者的意图和手段,就文中提及的三出戏来说,剧中的人物比较鲜活,艺术形象上很成功,罗成更是叶派小生经典的舞台形象之一,而《大·探·二》一剧经久不衰,留下多少名家合作的宝贵遗韵。这样的作品和形象,是“瞎编”?“乱造”?《大·探·二》情节是虚构的,可反映的问题哪个朝代没有呢?让人们从中看到的善、恶、曲、直又哪里不是通情达理的呢?怎么能指责为“以戏乱史”,是“典型的伪历史戏”呢?
不幸的是,现在很多编戏导戏的人,恰恰正是这样的思路呢。他们不理解写意的美感,而从历史的真实性、科学性上对京剧进行变革。给戏曲的舞台人物,强加了时代的人文精神,依据所谓的史实,换上历史的服饰,搬上具像的道具,删掉程式的动作。在他们(非指钱公)眼里,这“国粹”其实是个漏洞百出,很不真实,没有跟上时代进步,需要脱胎换骨的“瞎”、“胡”、“乱”、“伪”的过时玩艺儿吧。
当然,一些传统老戏,是不是不能动,不能改。我认为要一分而二的看待,一者,应该原汁原味的保留它们,因为这样能最大程度的维护它们的史料价值,很多老唱片、“音配像”的出版就有这样的作用,有很深远的意义。二者,也决不能像那个特殊时代那样,只让演“样板戏”,而且只能这么演,不能有根据演员自身特点的发挥和创造,一些不符合“标准”的都不能演或必须改。就好比,定杨宝森的《空城计》为“样板”,那么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就得按杨宝森的演,否则就不对、不好。岂不可笑?但关键是,要用京剧的语言来编、来改、来造。否则,倒真的是“瞎编”、“乱造”。真的是“以史乱戏”,是“典型的伪京戏”呢!
介于网友劝我说话要“慎而又慎”的告诫,我最后要向尊敬的不曾相识的钱世明先生申明,我只对您的文章所作的结论感到不解,完全就事论事。本着对京剧艺术的热忱和爱好,借题发挥,有所一叹,绝无对您有任何不敬,若言语偏激或用词不当,乃我一粗人的庸俗,还请钱公包含宽容。

本贴由裘迷于2006年8月09日18:03:08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