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剧院的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自打龙年春节敲着贺岁的锣鼓在长安大戏院登场,开宗明义毫不含糊地打出的就是“好看、好听、好玩”的旗号,而今这出“京派”“海派”大融合、梨园群英大荟萃的新戏,已连演逾百场,票房破千万。
修改加工后的精编版上、中、下三集又经过了老戏迷和大学生的“审评”,获得的评价是更精练了,更好看了。就拿改动最大的下集来说,刘墉因一首小诗遭和珅暗算,在生死界上擦边儿而过,情节并不复杂,甚至按一般的新戏规律衡量显得有点单薄。但正是这种颇具戏曲特色的“宽松”,才使得杜镇杰、王蓉蓉、孟广禄等的实力派当红名角撒开了花儿地尽情挥洒,造成台下倾倒一片的火爆场面。三人剑拔弩张的争执,由“对着啃”的快板连缀而成,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刘墉与格格互诉衷肠的对手戏,杜镇杰与王蓉蓉以浓似醇酒的杨派唱腔和张派唱腔来表现,听来韵味绵长,十分过瘾。孟广禄初次“俊扮”登台就演了个反派的和珅,与“样板戏”那种让反面人物唱不成调的死套套不一样,他在剧中“单出头”的成套唱腔就有好几大段,既新颖俏皮又裘味十足,把佞臣“恨人不死”的小人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成了下集的一大亮点。他说:“既唱出骨头又唱出肉,是裘派演唱艺术的一大特色,当年裘先生的戏路子是十分宽阔的,像严嵩、刘瑾这样的角色也是他的拿手杰作。我演和珅是个机缘,也算是打开一条全面继承裘派艺术的新思路吧。”
在前两集中,陈少云的刘墉、李岩的乾隆、董圆圆的格格、马增寿的六王爷、罗长德的和珅等主要角色,经过了近四年的舞台磨砺,更是一个个在台上凸显出一派举重若轻、娴熟精到的韵致。陈少云把刘罗锅机敏幽默、才智过人的典型性格,与麒派辛辣洒脱的风骨神韵融为一体;李岩的乾隆则靠的是厚重扎实的文武老生功底。他的自我感觉是:作为演员,我“卖”的是京剧传统的“真玩艺”,就是一段“摆炮”的趟马或三下五除二的小开打,也得让人家看出里面有《艳阳楼》、《恶虎村》底蕴的“深入浅出”来;董圆圆演格格,把她悟到的梅派艺术神髓化在其中,又进行了个性化的创作。马增寿、罗长德二位俱已年过花甲,一个演活了六王爷,在表面的松弛中把传统小花脸插科打诨运用到极致;一个吃透了和珅,化用袁(世海)派艺术塑造人物的手法,使京剧舞台上的权臣有别于电视剧中的和中堂。
看经典传统戏,一出《失·空·斩》可以从马、谭、杨、奚的风格各异中品出不同的滋味,观赏《宰相刘罗锅》亦令人品出似曾相识的美好感觉,这也许是这出新戏最大的成功之处吧。(刘福民)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