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斑竹说在这个论坛一提起马连良李少春就会有热闹戏看。 偏偏我就喜欢这两位,今天不提少春老板,单说说马三爷。

一、马三爷是正宗喜连成科班出身,是正经师傅教出来的。 不但学过老谭派,还学过老奎派、孙菊仙、刘景然,还学过一位 给老谭配里子的(忘了名了)。出师后还对余派下过功夫,用吴小如生的话说,他学余和别人不同,是"白发魔女"的"反天山 剑法",学懂了就变个样出来。马三爷的师承,四大须生中除了 他师弟谭富英可以相比之外,奚啸伯是票友出身,杨宝森是在家 里学的,都不如他。

二、马三爷的条件也不好。他的嗓子好过,也坏过,嗓子坏时就练念白,练做工,并弄出个低而俏美的唱腔,可以说并不容 易。

三、马三爷鼓捣的新鲜东西多。他对京剧老生的化妆、服装、 道具等都创造过不少新鲜东西。连场面、台幕等都下过功夫。很 多东西后来都在京剧界普及了。

四、马三爷是经营戏班的好手。他的扶风社一直是个出名的大班子,很发财,也捧红过不少人。像叶盛兰、张君秋、马富禄等。能进扶风社是当时很多年轻演员的梦想。

五、马派艺术给京剧培养了不少戏迷。马三爷的艺术俏皮有趣,特能吸引一般初听京戏的人。一般人要开始听余杨等派的艺 术,是不容易知道好处的,弄不好听两段就烦了。如果一开始听马派,那就很容易成为京戏迷,成为初级戏迷以后,功夫稍长, 才能听进去余杨等派。所以马派功不可没。当然麒派也差不多是 这样。

六、排排座次。老谭以前就不说了,老谭以后,时慧宝、王 凤卿、余叔岩称过三杰,时慧宝很快就黑了,王凤卿是越唱越不红,余叔岩是越不唱越红,那么老谭以后,是该排余叔岩的。前四大须生是余高马言,言菊朋从来就没有好好红过,高庆奎火了一阵子嗓子就坏了,就是余叔岩,也是时病时好,没好好唱戏。 所以余叔岩以后该排马连良,当然南方有周信芳,号称"南麒北 马",可以与马连良并列当老三。后四大须生是马谭杨奚,谭富英可以称是马连良之后最优秀的老生,在声势上是要胜过杨宝森的,但杨未必服他,生前虽赛不过,死后却胜过了,所以谭杨可 以并列当老四,他们俩要跨过马连良去,恐怕不可能。奚啸伯是言菊朋的徒弟,他的奚派艺术虽然不错,但和杨宝森挨个肩膀就了不得了。李少春虽然好,但也就该排在后头。至于孟小冬,她 唱得是不错,但和她师傅一样,属于越不唱越红,根本没唱几天 戏。

七、应该如何评价演员。评价一个演员,不但要看他的唱、 念、做、打等诸般功夫,还要看他对戏曲的发展做过哪些特殊贡 献,另外还得看他的舞台艺术生涯的长短,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台下边的经营功夫等等。如果要算综合分,马三爷应该和老谭、梅、麒、程等人排在一起,余叔岩也不如他。

八、现在为啥马三爷吃亏了。等大伙儿都死了以后,留下的无非就是唱片、录音和几部电影。没有了剧场里的真实环境,只在小范围里头听唱片录音,不但言、杨、奚等人沾光,余叔岩、 孟小冬也沾光。马三爷就有点吃亏,谭富英也略吃亏。这样比自 然比不过他们了。而且马三爷的基本观众群--俗人,都改行听别的去了,现在的京戏迷大部分是雅人,文化水平高,讲究多, 自然爱听有韵味的。马三爷的唱念如同甘蔗,不耐久嚼,当然也 吃亏。谭富英是跟着吃亏。

有人曾说杨派味如橄榄,奚派韵如洞箫。我倒想起苏东坡的 一个玩笑:南方人和北方人在一起吹牛,南方人说:我们那地方的橄榄,初嚼味苦,越嚼越甜,回味悠长;北方人笑道:等你的 橄榄回味变甘时,我的枣儿已甜了半日了。马三爷也可以比做枣儿!

(明心斋 2000年5月9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