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京剧,重建戏曲与民俗的密切联系;还戏于民,娱乐性放在重要地位;增强现代意识,寻找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生产方式靠完整机制来保证…… 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在2000年春节首次推出,就成为当年的文化热点,各大报纸争相报道,观众反应热烈不说,就是经济收入也着实可观;一、二本演出近50场,创下了新创作剧目的票房纪录,除了大制作的投入之外,仍有盈余,取得了名副其实的成功。
今年春节《宰相刘罗锅》三、四本再次以贺岁京剧的形式出现,又一次取得了预期的成功。连续18场演出的上座率达到九成,部分场次出现了爆满的情形。据可靠消息,几家制作单位中比例最小的一家也拿到了19万元的收入,总计票房应该说相当可观。 除了创意好、制作大、阵容强、卖点多等原因之外,更耐人寻味的是,专家对《宰相刘罗锅》三、四本的艺术水平并没有很高评价。那么,《宰相刘罗锅》之所以成为一个品牌,成为北京艺术创作中的一种现象,其背后的规律到底是什么?
戏曲评论家龚和德认为,自古到今,春节、元宵、端午、重阳的戏曲演出,是与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紧密相关的,尤其是农村,婚丧嫁娶请来戏班子唱两出戏,仍然是戏曲演出的主要形式。近年来民俗戏曲由极度淡化走向恢复,《宰相刘罗锅》作为贺岁京剧出现,拉近了京剧与观众的距离,成为重建戏曲与民俗密切联系的有益尝试。春节是文化消费的高峰期,由一部老少咸宜、皆大欢喜、好听、好看、好玩的京剧来贺岁,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心理,这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周华斌从一些非戏迷口中得知他们对这出戏的满意。他认为,寓教于乐,还戏于民,思想性必须寄寓在娱乐性之中,而不可能在娱乐性之外或者之上。
《宰相刘罗锅》将京味文化、皇家文化、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不要求深刻,有一定内容,戏足,角儿多,观众爱看。 增强现代意识,寻找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使许多不爱看老戏的观众喜欢上了京剧。评论家童道明认为,很多戏文字不好,节奏不强,是其不能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但《宰相刘罗锅》从第一本开始,就有很强的现代意识,三、四本从题材选择到导演手法,从金砖舞到真皇帝给假皇帝鼓掌,都充满了现代意识,戏的节奏也大大加快,这一点对于吸引青年观众大有好处。
引起众多专家关注的还在于艺术生产方式。不仅是《宰相刘罗锅》的一至四本以及随后的五、六本,昆剧《贵妃东渡》、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评剧《贫嘴张大民》,以及今年还将上演的一系列新作,都早已超出了剧院体制下的生产模式。《贵妃东渡》更是将交响乐、舞蹈、京昆界的名人“一网打尽”,形成跨门类、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合作方式,单凭一个剧院很难召集。在这种创作生产模式的背后,是机制的保证。北京作为文化中心,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成问题,关键在于艺术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形式。北京市文化局在改革中将作为管理部门的艺术处与艺术创作中心分开,成立艺术委员会,从选题确立到剧本论证,到导表演人员的选择,到宣传方案的制定,都有了最好的决策。这,应该是“刘罗锅现象”最有启发意义的地方。 (中国文化报 徐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