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昼克服嗓子不适,在北京西区剧场完成了连续4场新编程派京剧《金簪记》的演出,在一片掌声中向观众致谢时,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身材高挑的阳光小伙晚昼是中央戏剧学院在读研究生,今年23岁,自幼开始学习京剧程派。《金簪记》由他自编、自导、自己创腔并担纲主演,身兼数职自然压力不小,但也最大程度地保持了《金簪记》浓郁的个性与风格。

《金簪记》取材于古典名著《金瓶梅》第19回至第62回的内容,金簪正是西门庆与李瓶儿的定情信物。尽管大众对《金瓶梅》有着很深的误解,但学术界早已对《金瓶梅》的文学、文化、社会价值给予高度肯定。晚昼希望以传统经典滋养新编戏创作,也通过戏曲改编,让更多观众进一步了解真正的《金瓶梅》。

关于潘金莲的故事在戏曲舞台上并不少见,但以李瓶儿作为女一号,则颇具新意。该剧舞台监督、中国戏曲学院在读本科生廖馨认为,《金瓶梅》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但李瓶儿是唯一一个与西门庆建立了真挚情感的。在晚昼看来,正因为西门庆、李瓶儿之间有一份真情,他们的故事才能打动人。李瓶儿是个经历曲折、命运坎坷的悲剧人物,非常适合用程派的唱腔、表演来塑造。“我们试图用现代的眼光观照古典作品中的人物和他们的爱情故事,以此思考情感、思考社会、思考人性。”晚昼说。

与有些新编京剧的唱腔追求新奇、繁复、高难度不同,《金簪记》的唱腔更靠近传统且多用“西皮”,观众能从中发现《锁麟囊》《荒山泪》等经典程派剧目的影子,既熟悉亲切又清新明快。晚昼说,创作唱腔既要考虑音乐,又要考虑唱词、文本,还要不断与乐队磨合。因为缺少专业作曲家的加盟,过程很艰难,有时候为了一个字、一句唱腔,就要花费整整一天。晚昼原本也创作了大段“反二黄”唱腔并投入了排练,但经过与前辈老师的沟通、权衡,长达10分钟的“反二黄”唱段最终没有出现在舞台上,“小剧场京剧还是要节奏快一点,才能与更多的年轻人产生共鸣。”晚昼说。

晚昼和他的团队希望,《金簪记》不仅要让资深戏迷喜欢,也要让第一次欣赏京剧的人坐得住,为此,除了要把控全剧节奏,也要在形式上具有新鲜感。因而,《金簪记》在京剧基础上融入了皮影戏,以此快速交代故事背景和过渡性的剧情。“皮影戏相当于古希腊戏剧中的歌队,加强了戏曲艺术的间离效果,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观感。”晚昼说。

4天的演出,观众一天比一天多,这让这支年轻的创作队伍越来越有信心。晚昼说,《金瓶梅》是一座文化宝库,可以深入挖掘。未来,他和他的团队打算创作以《金瓶梅》中另外的女性人物宋惠莲、庞春梅为主人公的作品,与《金簪记》一起构成三部曲。

这个想法与投资人、《金簪记》出品人陈培不谋而合。“我比较喜欢看电影,好莱坞大片通常用好几部电影来塑造一组人物,建立人物关系网甚至是独树一帜的世界观、宇宙观,比如《复仇者联盟》系列,许多大型游戏其实也是这样做的。我认为,京剧走到今天也不能仅仅用传统班社的思路来创作和推广,不妨借鉴电影类型片的模式进行尝试,孵化《金瓶梅》这个优质IP,以‘艺人养成’的方式推出京剧演员。”陈培说。

作为投资人,陈培非常清楚,投资京剧的回报率肯定不如其他项目高,但他毫不犹豫。“因为扎根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是西区剧场的宗旨和使命,这是一种情怀。”陈培说,未来不仅会支持新戏的创作,也会支持《金簪记》继续演出、常演常新,在实践中打造金字招牌。

《金簪记》吸引了许多业界专家和戏迷走进剧场。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武桐羽观看演出后说:“《金簪记》年轻的主创团队和充满创新意识的创作过程,在中国京剧界甚至戏曲界都是一种久违了的现象。兴奋之余,更让我们看到了京剧振兴的希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