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当今最具票房价值的京剧老生演员;
■ 他曾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和众多艺术大奖;
■ 他一直坚守京剧舞台,坚持不懈地在艺术道路上求索。
“《袁崇焕》是我的新起点”
12月8日晚11时,位于石家庄市裕华路的河北艺术中心后台,于魁智处于一种兴奋而又略显疲惫的状态。刚刚演出结束的新编历史剧《袁崇焕》,受到了省城戏迷的热烈欢迎。
在整个演出期间,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生动的剧情、精彩的唱腔、炽热的开打、传神的演出,让观众如痴如醉。激昂时,台下群情激愤,悲伤处,台下呜咽有声。
让河北观众更感亲切的是,当这部戏的主题音乐奏响的时候,台下忽然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记者旁边一位中年戏迷脱口而出:“小白菜!小白菜!”
“是的,这出戏的主题音乐就是根据河北民歌《小白菜》编写的。”于魁智笑着说,这主要是为了用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民间曲调为袁崇焕这个人、《袁崇焕》这出戏更好地烘托一种悲壮的情绪。
袁崇焕这个人物让于魁智产生创作欲望,缘自一次央视《感动中国》的评选。于魁智说:“我看到《感动中国》节目里讲述佘家十七代为袁崇焕守墓至今的故事,开始了解这位爱国英雄那段悲壮历史,没想到不久就有了在舞台上塑造这位大英雄的机缘。”
在于魁智看来,袁崇焕是一员上马能战、提笔能文,具有战略眼光的将领。袁崇焕的武打动作不多,“我希望把他塑造成一位有战略眼光的儒将,更多的是表现袁崇焕的智谋。”
于魁智用“老耳朵、新眼睛”形容《袁崇焕》的艺术特色。
原汁原味的京剧唱腔是《袁崇焕》的一大特点。为剧中的唱腔,于魁智费尽心机,他花了20天时间逐字逐句琢磨唱腔,其中,为袁崇焕设计了一段高拨子慢板,这种板式唱腔在新编京剧中还是第一次运用。“人物不同,情绪不同,老腔作些巧妙改变,照样能唱出新意。”
而在表演形式上,《袁崇焕》处处显露新意。该剧以1:1的比例制作了故宫太和殿皇帝宝座和镂空盘龙屏风。剧中兵器刀具也由木质改为铝制,打斗时银光闪闪,金属碰撞之声,效果不逊于电视剧,大炮和三截棍也在舞台上震撼观众……
让于魁智兴奋的是,在本剧中,与他同台演出的有13位全国京剧界一流的名角,李胜素、孟广禄、赵葆秀、杜镇杰、李宏图、朱强……无不是在各自行当独领风骚的人物。李胜素、赵葆秀戏份都不多,但大家都甘当配角。只有扮演皇太极的孟广禄,在剧中的戏份算是和他“不分上下”。
此剧激发了于魁智的极大的创作和表演激情。以往学演传统经典剧目,有师傅、老师言传身教,行腔用韵一招一式学到位便可。此次担纲主演袁崇焕,如何塑造这位古代儒将的形象,如何揭示处在矛盾旋涡中的袁崇焕的内心世界,对于于魁智而言是极具挑战的创作过程。
在一年多的排练、演出过程中,从唱腔台词到每个身段甚至服装道具,他都反复推敲,如原来制作的头盔较高,于魁智试装时反复审看,认为和自己的脸型不合适建议重新作了修改。而今年5月从英国演出归来之后,《袁崇焕》有了一个重大变化:“袁崇焕”重新挂上了髯口。
“我们希望把这出戏搞成一个真真正正的精品,真正受观众欢迎的精品。”于魁智说。
“最难忘河北戏迷的热情”
于魁智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来石家庄演出了。“几乎每年都要来几次,有时候是带着大戏来,有时候是参加名家名段演唱会。”早些时候,他和李胜素还专程赶到石家庄,为他们新出版的唱片签名销售。河北戏迷的热情让他十分感慨。
在于魁智看来,河北人是懂戏的。不说京剧发展史上有多少著名艺术家是河北人,单看观众对剧情、对表演的反映就知道,他们是戏曲艺术的真正知音。于魁智加重语气,说:“我愿意与广大河北戏迷面对面交流,也愿意把自己的表演成绩向河北戏迷汇报。”
但是,采访于魁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这倒不是因为他的“角儿”太大,“派儿”太足,只是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
在后台,正在卸妆的于魁智一脸歉意:“不好意思,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一点空儿都没有。”——次日,他将一早赶回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的录制;12日,他将率团赴台湾演出,直到28日才能返京。而这中间的10日、11日,于魁智则要为赴台演出一天“三班倒”地排练,他们这次演出,一共要带8台剧目。
其实忙的不止是最近这一阵子。自学戏之后,于魁智就没有了多少时间是属于自己的了。
生长在工人家庭的于魁智不满10岁就被选入沈阳京剧院学员班,在那里,不管春夏秋冬,每天5时起床压腿、吊嗓子,然后就是全天的基本功、武功、唱功训练,经过名师的精心培养,他在唱念做打各方面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3岁在现代京剧《大橹歌》中担任主角,这部戏在东北地区连演百场不衰,人们称他为“戏剧神童”。
1978年,中国戏曲学院面向全国招收两名老生插班生,于魁智只身来到北京,他白天练功、吊嗓子,晚上就睡在火车站的板凳上。初试那天,他一连唱了三段京剧,几乎把自己所学的所有功夫全都拿了出来,他始终揣着这样的念头,就是拼全力,也要考取中国戏曲学院。
而1985年,跑了3年龙套的于魁智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前辈名家袁世海合作而一举成名。
成名之后,属于自己的时间更加少了,于魁智称:“时间紧,用小时计算都很难。”
这两年,于魁智频繁奔波于各省市,不仅年年出现在春节京剧晚会上,还拍摄了戏曲电视剧《将相和》,推出了自己的个人老生唱腔专辑,接连排演了广受好评的《梅兰芳》、《袁崇焕》。
在很多人看来,于魁智的生活,几乎只有一个字:戏。他和琴师赵建华、鼓师苏广忠既是合作的好搭档,私下也是很好的朋友,但竟然很少在一起吃顿饭。而他们都知道于魁智的性格———无论在哪儿,演完就回家,绝少应酬。
然而,作为一名京剧演员,每当听到观众的掌声和叫好,看到他们献上鲜花、围着你向你要签名,于魁智就觉得,再苦再累再忙都值了。
12月8日当晚,演出结束后,无数观众涌上舞台,将于魁智和他的伙伴们团团围住。索要签名的,要求合影留念的,有的甚至就是为了在最靠近的地方看上他们喜欢的演员一眼。一位84岁的老医生,紧紧握住于魁智的双手,用略显颤抖的声音连连说道:“好,好,好!”从后台一直到更衣室,于魁智一直被这样热情的观众包围着。
而于魁智并没有丝毫厌烦的神色,只是轻声说着:“谢谢,谢谢,请稍等……”
“有什么比得到观众的肯定更值得高兴的呢?”
“我愿坚守京剧这块阵地”
作为最负盛名的当代京剧名角,于魁智虽向众多名家问艺、求教,但从来没有正式拜师。而戏迷们却几乎每天都在议论于魁智到底属于余(叔岩)派,还是少(李少春)派,或者杨(宝森)派?有的甚至干脆直接建议他创一个“于派”。
“应该说,我从一开始就想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没想到成派。我没正式拜师就是因为他们各有特点和专长,想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人与人的条件不同,我也一直在探索,在看观众能否接受我的一些改变。而且一个流派的形成要有长时间的舞台实践,长时间地与观众的交流,不断改进才能形成。”
通过多年的不断学习和舞台实践,于魁智在传统京剧唱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声乐在气息运用和发音位置上的科学方法,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收放自如,高低不限的演唱风格。
在许多观众看来,一个京剧演员要想“成派”,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必须有自己独有的、叫得响的剧目。但于魁智坦然承认,他确实还很少创排出一部被广大戏迷认可的好戏。
多年以来,于魁智演出的大多是传统戏,这两年也先后排演了《弹剑记》、《兵圣孙武》、《大唐贵妃》等新编戏,但在《梅兰芳》、《袁崇焕》之前,他的新编戏并没有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在他看来,传统戏、新编戏都是京剧,两者差别主要在剧情、舞美上;而不在唱念做打上。一个京剧演员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基础,想创造崭新而鲜活的人物形象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希望有属于自己的新编戏,哪个演员不想出新呢?”
于魁智称,在新编戏方面,他一直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不能等,不能坐在那儿等一个精彩绝伦的本子,有了差不多的本子就应把它付诸实际,否则会耽误了自己;二是不能急,“唱戏放不了原子弹”,别指望自己的新戏一出来就是《野猪林》,需要静下心来,多听批评意见,慢慢磨。最终,你的新戏要对观众负责任。
1982年,于魁智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分到中国京剧院工作,他的同学中有2/3已经改行。
但是,于魁智一直坚守这块阵地。
在于魁智看来,京剧艺术最低谷、京剧演员最可怜的时候,是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的时候。时代的发展为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带来了多种选择,京剧同许多传统文化艺术一样面临着冲击。
于魁智认为,在人们经过各种尝试之后,还需要精神复位。观众不是不需要京剧,而是需要经典的京剧。而只要不断创新、做出精品,传统的民族文化一样会有市场。
如果说,去年的《梅兰芳》让于魁智拥有了一个在创新上真正的起点,那么,《袁崇焕》将是他跃上新高峰的一个新的起点。对此,于魁智表示:“现在,是我一名老生演员的黄金年龄。黄金岁月稍纵即逝,我想在自己声音最好、状态最好的时候尽可能多地表演,把自己最好的艺术表现呈现在尽可能多的观众面前。”
(摘自 《《河北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