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繁荣,令人担忧。北京、天津上海京剧的形势好些,但票房的状况也不令人满意。各地方剧团,情况就更差。
许多人说到京剧的不景气,当然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以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体制问题。我们现在的京剧院团,仍然没有脱离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过去的经济体制,我过的京剧院团都隶属于文化部,或地方的文化局,享受所谓的“事业单位”的待遇。而现在文化部门的经济力量有限,有的地方的剧团工资都发不足,哪里来的积极性?但如果将剧团私有化,可能有能力组团的人不多,就是组了剧团,可能养活不了自己。再者剧目少,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出戏,当然就难以吸引观众。就是百看不厌的戏,也要轮换地看。
张火丁工作室的出现,以及工作室的实践经验,是人们很受鼓舞。我以为这是繁荣京剧的“可行之路”。
“张火丁工作室”已经成立了一段时间了,最近的消息报道,几个月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张火丁工作室”得到了成功。于今年3月挂牌以来,已在北京、山东、湖北、江苏等地演出了近20场,所到之处演出现场均是热烈火爆。据报道“张火丁工作室”今年到年底的演出安排都基本落实了。形势大好。
根据报道,我们看出“张火丁工作室”有以下的特点:
1、“工作室”, 当然最重要的是有具有实力的演员挑大梁,“张火丁工作室”,张火丁当然就是领军的人物。没有这样的人物就没有这工作室了。
2、但“工作室”有了张火丁,还要有这个班子,叫什么名字没有关系,而要有一个精干的队伍"张火丁工作室"。只有十余人,机构小,精干灵活。人少精干,就开支少,易于维持。
3、“工作室”不只死守北京,而是面向全国。这样就扩大了市场,符合我国现在市场经济的现状。现在许多剧团,死守一个城市,观众有限,维持生存都成问题。到各地巡回演出是很好的办法。过去很多名家也是这样做的。
4、“张火丁工作室”到各地演出,用当地京剧团的底包,这就解决了过去地方接团的一大顾虑。过去各个地方接团欢迎的是名家和剧目,问题大的是要接几十号人,就为难了。开销比收入还大,最后落得个“干赔”。就不乐意干了。而“工作室”的人少,开销少。而且使当地京剧团的演员有收入,一举数得,地方上就有积极性了。“张火丁工作室”今年已经安排好了,明年邀请的地方很多。形势大好。
5、“张火丁工作室”已经有不少的剧目,这是基础。而他们还在不断地进取,排演新的剧目。这是十分重要的。
“张火丁工作室”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意义就在于这种“工作室”的方式,将要成为繁荣京剧一条可行的道路。
我看国内有一定水平的中青年演员,有胆识者可以走这条道路。我以为现在有条件的演员不少,他们如果有胆识,就可以领头组织“工作室”类的组织。网络十数人,包括主要的合作者、琴师、鼓师。当然还要有策划和组织者。有自己的十几出基础剧目,到各地巡回演出。并采取利用地方剧团为底包,这样也可以调动地方京剧团的积极性。我想这办法是繁荣京剧的好路子。
当然,走这条路子,首先要有领头人。这领头人就是受欢迎的演员。“张火丁工作室”的成功,首先是观众欢迎张火丁。因此,在观众中已经有一定名气的演员做领头人,就容易成功。比张火丁名气小的演员做领头人,也不见得不行,这就要看真本事了。名气是唱出来的,有的演员没机会演出,怎么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没有演出机会如何得到锻炼?因此,真有一定水平的演员,如果有胆量,不防一试。当然要看自己的条件,并有能力组织的起来。
现在,各地的京剧团正面临演出少、收入少的窘境。我以为建立类似“张火丁工作室”的组织,到全国巡回演出,是繁荣京剧的好路子。这样做剧团的市场大了,路子多了。演员的演出机会多了,得到锻炼的机会也多了。同时,使演员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或许通过这路子,还能唱出“名角”来。
但万事开头难,我们盼望着更多的“工作室”式的演出组织出现,来活跃京剧的市场,同时出现更多的人才。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