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影响巨大,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广博,不仅有描写中国古代历史和现实生活的,还有表现外国生活的“洋戏”。
早在九十多年前,京剧舞台上就已出现运用京剧程式来表现外国题材的戏了,1904年,我国近代积极倡导戏曲改良的京剧演员、剧作家汪笑侬,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屈辱媚外,他激于义愤,编写了一部外国题材《瓜种兰因》(又名《波兰亡国惨》),这是京剧最早演外国戏的先例。该剧取材于波兰亡国、惨遭外国瓜分的历史教训,明确表现出民主思想和反抗民族压迫的倾向。一本共十三场,于同年八月五日在上海"春仙茶园"首演。当时蔡元培主办的《警钟日报》评论这个戏为“演剧改良之开山”、“梨园未有之杰构”。汪笑侬自己也写了一首题为《题瓜种兰田新戏》的诗:“国香散尽野兰芳,七月食瓜热血凉,请就前因证后果,感情安得不心伤”。
1907年6月,我国留学生组织的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了根据美国斯陀夫人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大型话剧《黑奴吁天录》。当年秋天,王钟声在上海创办的春阳社也演出了这个戏。但他们既没有得到剧本,也没见过春柳社的话剧演出,就另请许啸天编出京剧剧本,按京剧的形式演出。演员全部穿西装,虽然念白较多,但还是用锣鼓,唱的还是皮黄京腔。登场也念引子、定场诗。戏里有许多改革,如使用新式的布景和灯光。演员有潘月樵、夏月润、夏月珊等。
1908年,具有进步思想的夏月润、夏月珊、潘月樵等,受日本留学生影响,在上海南市十六铺新建起了“新舞台”,邀请了赵君玉、赵如泉等演出了根据法国小仲马小说《茶花女》改编的《新茶花》,又一次轰动一时。
1917年,有“小谭鑫培”之称的老生演员贾洪林和旦角周蕙芳(艺名小桃红)在北京演出了《法国血手印》。贾洪林在戏中饰演一个法国律师,西服革履,戴眼镜,留八字须。有大段洋腔洋调的台词,他一字一顿,模仿洋人口吻。这是北京舞台上第一个京剧外国戏。不久,上海新舞台也由夏氏兄弟、毛韵珂等改“法国”为“英国”,演出了《英国血手印》。
1918年,新舞台演出《拿破仑趣史》。欧阳予倩演皇后路易瑟,夏月润演拿破仑。1920年,赵君玉、潘月樵、夏月珊又演出了《电术奇谈》,演的是二十世纪英国伦敦的一段曲折的爱情故事。
二十年代初,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排演了根据古代印度的一个传说编成的《摩登伽女》。为了真实地反映异国生活,尚小云对剧中人物的扮相、服饰、台步、唱腔等方面作了许多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不仅跳西洋舞,伴奏中宝忠被邀拉小提琴为之伴奏,别开生面,新意迭出。此外,三十年代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生也排演过焦菊隐根据莎士比亚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铸情》。
四十年代时,天津稽古社科班张春华等演出了《侠盗罗宾汉》,这是第一个外国题材的京剧武打戏,戏中使用了真剑,不少格斗拼杀场面紧张激烈,刀光剑影,惊心动魄。他们还演了根据外国同名电影改编的《月宫宝盒》。
建国后,梅兰芳的得意弟子言慧珠1954年根据朝鲜国立古典剧场同名演出本改编演出了《春香传》。剧本写使道之子李梦龙与艺妓之女春香一见倾心,私订终身和春香后遭新任使道卞学道强为官妓,严刑拷打,几呈处斩,高中的李梦龙最终救出春香,两人团圆的故事。剧本揭露了官僚的腐败残暴,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言慧珠用华丽甜亮的梅派唱腔塑造了一个美丽多情而且坚贞不屈的朝鲜青年妇女的艺术形象,感人至深。
1956年,著名剧作家范钧宏根据蒙古人民共和国同名歌剧改编的京剧《三座山》,由中国京剧院张云溪、云燕铭、李和曾、张春华等演出。该剧文唱武打俱全,还有不少有蒙古特色的舞蹈、马术和京剧传统程式相结合的精彩场面,热烈奔放,酣畅淋漓。
北京实验京剧团1983年演出了根据莎士比亚同名剧作改编的《奥赛罗》,由马永安、李雅兰主演。这是迄今为止京剧舞台上演出外国题材最为成功的范例。该剧剧情紧凑,唱念做打技巧全面,既使用了西方礼节及西班牙舞,又有鲜明的京剧节奏;既保留了沙翁原剧的精华,又注意了京剧程式运用,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外国人也都称赞不已。八十年代后期福建省京剧团还演出了反映中日友好的《东邻女》。
九十年代以来,虽有中国戏曲学院演出的德国音乐家贡德曼根据丹麦安徒生童话改编的《夜莺》和上海京剧院从沙翁原作《李尔王》改编的《岐王梦》,北京京剧院演出的据意大利同名歌剧改编的《杜兰朵》,但这些戏仅是从外国题材脱胎移植,而剧中人的姓氏、服饰穿戴、化妆脸谱等已全是传统京剧的样式,不能算是“外国戏”。至于中日合演的《坂本龙马》,中美合作的《巴凯》等,剧中已有外国演员参与演出,那更不能算是纯粹的京剧“外国戏”了。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