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作为孕育和形成于封建社会末期的艺术,一方面继承古典戏曲的精华,具有丰富的人 民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时代的烙印,掺杂了不少封建糟粕 。如何对待这笔既丰富又芜杂的文化遗产,成为近百年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的重要课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浪潮虽然席卷全国,引起思想、文化的巨变,但对 京剧的冲击似乎不大,未能完成京剧领域内民主革命任务。三十年代田汉、欧阳予倩等倡导 的旧剧改革,四十年代延安京剧工作者在毛泽东提出的"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开展的旧剧革命,由于受战争环境的限制,只能在局部地区进行,不可能使全局改观,仍然未能从根本 上解决传统旧剧与时代矛盾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包括京剧在内的戏曲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三者并举"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 下,戏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一)传统剧目的整理
首先是传统剧目的搜集、整理、改编、推广工作得到极大重视,五六十年代编辑出版的《京剧丛刊 》、《京剧汇编》中包括的几百个剧目,就是很好的例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对许多剧目进行整理、加工、改编,乃至重写。这一时期涌现的《贵妃醉酒》、《乌龙院 》、《三岔口》、《将相和》、《大闹天宫》、《白蛇传》、《宋士杰》、《野猪林》、《 九江口》、《 铡美案》、《赵氏孤儿》、《杨门女将》等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成为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新时期以来,整理改编传统戏这一"举"有所削弱,但也出现了《三打陶三春》、《调寇审 潘》、《宝莲灯》、《法门众生相》、《盘丝洞》、《狸猫换太子》等颇有影响的佳作,特 别是《狸猫换太子》一剧为改编连台本戏提供了宝贵的新鲜经验。这些经过整理改编乃至重 新创作的传统戏,一改陈旧的面貌,呈现出新时代的风暴。它们是批判继承的产物,其整理 、改编者力求使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现代科学文化成果结合起来,以 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赋予古老戏剧文化以新的生命。
(二)京剧现代戏走向成熟
其次,京剧现代戏走向成熟。以古老的 京剧形式反映现实生活是极为艰巨的难题,因而一直受到热情的鼓励与扶植。经过几十年的 探索和奋斗,京剧现代戏几经起落,一步步走向成熟。从五十年代的《白毛女》、《林海雪 源》、《白云红旗》、《红色风暴》、《赵一曼》、《莫原烽火》,到六十年代以全国京 戏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为高潮的几十出优秀现代戏的集中展现,经过"文革"期间"样板戏 "的一花独放,到八、九十年代又出现了《蝶恋花》、《南天柱》、《东邻女》、《药王庙 传奇》、《恩仇恋》、《刑场上的婚礼》、《高高的炼塔》、《石龙弯》、《骆驼祥子》等 有影响的作品。现代戏的实绩证明:京剧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生活,而且可以反映得很好、很动人。像《红灯记》、《骆驼祥子》等京剧,比同一题材的话剧和影视作品,其艺术震撼力 甚至更为强烈。近年来,京剧现代戏创作和演出的低落,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骆 驼祥子》的成功,说明在艺术上接近甚至超越"样板戏"并非不可能。应当说,在现代题材 领域有大片处女地,等待着有志、有识之士去开垦。
(三)新编古代戏成为京剧创作的主流
第三,新编古代戏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京剧创作的主流。长于反映古代生活,这是京剧的强项。建国之后,广大京剧工作者,自觉地学习和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历史,正确描写历史生活、塑造历史人物 ,大胆革新创造,在各个时期都留下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剧目。从"文革"前的《猎虎记 》、《黑旋风李逵》、《响马传》、《满江红》、《雏风凌空》、《海瑞上疏》、《海瑞罢 官》、《武则天》……到新时期以来的《红灯照》、《正气歌》、《马司迁》、《锦车使节 》、《大明魂》、《甘棠夫人》、《徐九经升官记》、《汉武哭宫》、《乾隆下江南》、《 曹操与杨修》、《宝烛记》、《画龙点晴》、《曹操父子》、《风雨同仁堂》、《贞观盛事 》等等,构成了引人注目的亮丽景观。
(四)京剧剧目已经产生质的变化
以上三种类型的剧目,加上大量移植的地方戏和改编 的中外戏剧名著,京剧剧目在总体上已产生了质的变化。它们一扫传统老戏那种观念陈旧、 手法老套、篇幅冗长、节奏拖沓、语言粗疏等常见的通病,使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观 赏性大为提高。这些剧目题材广泛,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展示了广阔无垠的历史和现 实生活,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风俗民情,塑造了从洪荒时代的治水英雄大禹到 当代英雄孔繁森等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形象,描绘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等各阶层人物的不同 典型,称得上形象化的社会史、心灵史。其体裁、风格、样式、流派百花齐放、各擅胜长。
这些凝取着无数京剧工作者心血和智慧的剧目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使人受到教育 、得到启迪,获得享受。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我国多层次的社 会主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层次。在这样铁的事实面前,那种认为京剧是"传播封建意识的渠 道",是"保留封建思想最集中、最顽固的堡垒"等等论调,是难以成立的。起码,它们抹 杀了五十年来京剧剧目的巨大变化。这种巨变的结果,使京剧这一古典艺术,从思想内容到 表现手段,适应了时代的需要,缩短了与当代观众的距离,仍然保持着迷人的魅力。这是五十年来京剧剧目建设上的卓著成就。
(五)确定文学在京剧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了京剧的品味
建国之后京剧文学的另一卓著成就,在于恢复和确定了文学在京剧这一综合艺术中应有的 地 位和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京剧艺术的文化品味。众所周知,元杂剧、明清传奇时代,剧 本文学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不少杰出的剧作家,留下了《窦娥冤》、《西厢记》、《牡丹 亭》、《桃花扇》、《长生殿》等经典作品。近代花部兴起之后,以京剧为代表的众多戏曲剧种,在舞台艺术、特别是表演艺术上空前发展,名角如林,璨若群星,涌现出程长庚、谭 鑫培、梅兰芳、周信芳等艺术大师;而在剧本文学上却相对萎缩,乃至黯然失色。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在建国之后得到了遏制,"剧本剧本,一剧之本"逐渐成为戏剧界的共识。不少有经验的京剧作用,在尊重戏曲规律,注重发挥演员特长的同时,更加重视剧本文学的锤炼,在深化主题、结构故事、刻画人物、磨砺语言上刻意追求,使剧本不仅可以被之管弦,适于搬演,也可以置诸案头,供人阅读。《白蛇传》、《谢瑶环》、《九江口》、《红灯记》、《 杜鹃山》等莫不如此。新时期以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天,京剧工作者解放思想,更新观 念,突破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文艺为政治服务"、"写中心、演中心"、"文艺是阶级斗争 的工具"等的局面,清除了"高、大、全"、"三突出"等的流毒,便京剧文学向描写人、 表现人这一本体回归。不少剧作者着力表现复杂的人性,描写丰富的人情,开掘人的深邃心 灵,呼吁人的尊严和价值,铸造独立的人格力量,塑造出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例如《曹操 与杨修》、《徐九经升官记》、《骆驼祥子》等优秀剧作,其人物形象都是栩栩如生、呼之 欲出的,这是对类型化、概念化的人物塑造的极大反拨,与现代文艺主潮和观念审美心理更 加吻合。有的剧作在深化主题上,追求和上升到哲理层面,具有一种贯通古今的穿透力,具 备长久、普遍乃至永恒的品格,完全可以与优秀的话剧、影视作品媲美,应当在当代戏剧史 乃至文学史中占一席之地。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可以说基本扭转了京剧领域中长期存在的 表演艺术日趋完美而文学创作十分薄弱的畸形现象,使得剧本文学和舞台艺术并肩携手、比 翼齐飞,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新的综合,使京剧更加完善,其整体美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示。
(六)新中国以后京剧剧目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这篇短文里,不可能就本文的题目作全面铺陈,但仅从上述三点,已经足以说明新中国成 立后所进行的大规模的戏曲改革,已经使京剧剧目"旧貌换新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不足的隐忧,例如,出类拨萃的足以传世之作太少,一般的、甚至平庸之作太多;能保留的、长演不衰的作品太少,速朽的、昙花一现之作太多,为观众市场 考虑太少,为获奖为功利考虑过多,等等。在面对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京剧创作及人才培养 中暴露出的新问题,更有待研究和解决。
转自《中华文化信息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