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一曲《红梅赞》传唱数十年,神州几代人在江姐精神的感召下成长,巾帼英烈为国捐躯的光辉形象始终铭刻在人们心中。继歌剧《江姐》、电影《江姐》之后,中国京剧院青年团排演《江姐》既是为党的八十华诞献上一份厚礼,又是艺术上的一次大胆的突破和创新。 江姐,不单单是一个革命烈士的名字。在人们心中,她与圣女贞德、英雄卓娅一样已经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是一个为崇高信仰、为正义事业矢志不渝、忠贞不屈的典范。中国京剧院青年团满怀对英烈崇敬的激情,2001年春节后投入了《江姐》的紧张创排。全剧的主创人员一致认为:排演好《江姐》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决心把《江姐》排成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的力作、一个能流传下去的精品。以京剧完美的艺术形式作为革命精神和英雄历史的载体,通过京剧艺术的感染力,来实现鼓舞人心、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京剧院青年团努力的目标。在党的八十华诞到来之际,他们为观众献上此剧,既有对革命历史的追忆,对先驱英烈的缅怀,也希望演出后能够唤起人们对信仰的追求,对灵魂的净化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珍惜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京剧《江姐》由著名青年程派演员张火丁领衔主演。运用程派艺术来塑造革命者的形象,用现代戏来发展程派艺术,无论从哪一点上讲,《江姐》的排演都算是一个大胆的突破和创新。作为程派艺术的优秀传人,张火丁并不满足于她已出色继承的传统剧目,有理想、有追求的她要展示给观众迥异于薛湘灵(《锁麟囊》)、张慧珠(《荒山泪》)的艺术形象。她向院长主动请缨排演《江姐》时说:“您不觉得我的气质和形象很适合江姐这个角色吗?”她的要求充满了自信。经过3个多月的排练,她在音乐设计万润兴老师的帮助下,在和乐队反复切磋磨合中,在全团演员的积极配合的排练下,使《江姐》全剧顺利地进行了连排。全剧情节跌宕、矛盾激烈,通过江姐、双枪老太婆、彭松涛等英雄形象,展现了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接受党的任务“带去山城星星火,让川北遍地腾烈焰”的江姐,“一颗心似江水奔腾激荡”“飞向高高华蓥山”,却在川北的城门上看到了被反动派砍下的丈夫的人头。“一霎时把七情均已味尽”,是断肠?是悲愤?突转的剧情要求把江姐极端复杂的心境运用戏曲化的手法展示出来。“寒风扑面卷冰霜,心如刀绞痛断肠!实指望满怀欣喜来相见,谁知你一腔热血洒疆场。老彭啊,我亲爱的战友,你在何方?你在何方?”张火丁用一段别具特色的〔反西皮〕唱腔把江姐当时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反西皮〕在传统戏中很少使用,这段低回哀婉、亦悲亦怆的〔反西皮〕唱腔,既充分展示了程派声腔艺术深邃凝重的特点,又准确地展现了人物的心境,并且为后面“竹林相会”的戏作了情绪过渡的旋律铺垫。没有豪华的大制作,没有时髦的声、光、电,20位手执翠竹的少女为生死异路的革命情侣搭建了心灵相会的竹林。江、彭二人在竹林擦肩而过,虽是生死路上的擦肩而过,却展示出心灵上永恒的相印、相通。接下来的〔西皮原版〕、〔流水〕,这种情绪得到了进一步渲染。无情未必真豪杰,革命者也有情、有爱,革命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一撇一捺写成的人!

歌剧“红岩上红梅开”的旋律早已人人耳熟能详,妇孺皆知。此次京剧《江姐》,使用〔四平调〕曲式融合原歌剧的旋律,编创了京味十足又感人至深的《红梅赞》,独唱、重唱、合唱作为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反复演唱,优美动听又耐人寻味,〔反二黄〕“春蚕到死丝不断”;〔高拨子〕“不要用眼泪告别”等名段也是情随腔运,动人心神。京剧《江姐》在运用戏曲化表现现代人物方面做出了十分可贵的尝试,使京剧表现现代题材又有了新的发展。 (吴月佳, 中国文化报)

京剧《江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