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京剧,我是外行。但是读了翁思再主编的《京剧丛谈百年录》(河北教育出版社99年12月版),却令我对京剧在上世纪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等,有了相当清晰的了解。

该书分为"五四论争"、"学人漫谈"、"艺人自述"、"重要议题"、"菊坛札记"及"附录:海外对京剧的反应"等六个部分。全书所辑录的资料汇编以时间为线索,紧扣京剧改革这一主题,全方位展现了中国文化界、思想界和戏剧界对京剧改革的态度与思考。

而王元化先生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不但对全书资料起到高屋建瓴的观照作用,更是学术研究具体与抽象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王序的意义已经远远越出了对京剧改革的总结和展望,他实际上是借助京剧改革这一具体话题,探讨了中国文化出路这一大问题。

通读全书,尤其是再读王元化先生的序作之后,我有几点感慨:第一,任何一门戏剧的改革,本来应该只是行内的事。然而,有关中国京剧的改革问题,在上一世纪,却变成一个热闹的社会文化话题,尤其在解放以后,更是变成政治色彩极浓厚的话题。这一现象本身就值得思考。

五四时期,以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化领袖们,认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是落后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有国粹之称的京剧自然也是落后的,在他们眼中凡是京剧与西剧不同的特色之处,都是落后的象征。因此京剧改革的方向就是向西剧靠拢向西剧学习。

而延安时期及解放以后,同样将京剧看作是落后文化的产物,同样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只不过改革的方向是服从政治所需要的方向。

如果套用政治术语,将胡适派对京剧的态度称之为右倾主义,将后者称之为左倾主义。如今回过头来看这两种主义,却发现他们之间对京剧的态度和造成的后果有三大共同之处。第一点是上面提到的,两者都将京剧看作是落后文化的代表;其次,他们都将京剧改革作为工具来使用。前者提倡改革京剧,是将京剧作为改革中国文化的工具。而后者则是将京剧改革成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三、他们这种对待京剧的态度和方法,所导致的结果都是对京剧艺术的破坏而不是建设。

因此京剧在二十世纪不断走向衰败,也就不足为奇了。京剧的衰败与其说败于西方文化的入侵,还不如说败于自己人手中。

在西方文化的入侵面前,丧失定力,乱了方寸,自己的脑袋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在这种情况下的改革,很容易走到斜路上去。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第二,从五四时期有关京剧改革的讨论,到延安时期及解放以后对京剧的改革,内行人的意见越来越不受重视,哪怕这内行是首屈一指的京剧表演大师。我们凭什么理直气壮地轻视内行无视内行的意见呢?政治正确,或者说政治立场正确。在五四时期,政治正确的意思就是你必须承认西方文化是先进的,中国文化是落后的;在延安时期和解放以后,你必须坚持文艺是为政治服务的。

只要政治正确,你就有了指导改革的资格,哪怕你对京剧一窍不通。如果你政治不正确,不管你多内行,哪怕你是梅兰芳,你的意见不但不被重视,甚至还要受批判。这种泛政治化的粗暴,不要以为只有左派才有。读了《京剧丛谈百年录》,我才知道,五四时期,有位北大学生名叫张厚载的,因为写文章批驳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的京剧观,居然被北大开除了。这时离张厚载毕业只差两个月。号称自由派的北大,尚且如此缺少宽容之心,遑论其他!(北大如果有反省精神,就应该将张厚载的遭遇碑刻在校园里)

现在回过头来看,泛政治化的粗暴给我们造成了多大的损害。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泛伦理泛道德的倾向,这种倾向本身已经日益成为文化更新和发展的障碍。可是五四运动的文化革新,造成的负面后果就是将原先的泛伦理泛道德文化扭转到泛政治的道路上去。这一扭转带来了文化进步吗?

如果今天还存在泛政治化的政治正确前提,这前提就应该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和政治是无关的;有些事情即使和政治相关也只是部分相关,而不是完全相关。

如果我们承认这样的前提是合理的,我们就必须尊重内行的意见,必须尊重不同观点表达的自由。

2000年8月7日于沪上

本贴由jingling于2000年10月10日22:59:15在〖原中华戏曲新闻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