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子贯盛吉,字昱昉。1912年生于北京,1920年与三子盛习同时入富连成科班攻文丑,师从萧长华、郭春山等老师,先学婆子戏,如《梅玉配》(黄婆)、《秋莲花》(又名扫雪打碗饰马氏)等,后又学方巾丑戏,如《群英会》(蒋干)、《审头刺汤》(汤勤)。舞台实践证明,盛吉习丑确能发挥其特长,这也说明萧老慧眼识珠,能及时发现丑行人才,"盛"字科的大丑孙盛武、王盛如、贯盛吉3人都很出名,但凡遇婆子戏均由盛吉出演。
贯盛吉一生搭的班不少,但以旦角班为多,如徐碧云、于连泉(筱翠花)、王玉蓉、言慧珠、许翰英、赵燕侠、叶盛兰、毛世来、吴素秋、荀慧生、程砚秋等名演员都邀请盛吉合演。 从表演上看不瘟不火,擅逗蔫哏,有"冷面小丑"之称。在念白上,他嗓子好,响堂,嘴里干净不带脏字,而且巧用抑、扬、顿、挫,形成了一种诙谐幽默的"坑吃味",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喜剧风格,据说有一次与王玉蓉合演《孔雀东南飞》,到了深夜织绢拿灯一场戏,饰演刘兰芝的王玉蓉让恶婆婆给逗得笑场不止,几乎倒彩都要上来了。唱的方面也很有工夫,因为嗓子好,学谁像谁。50年代初盛吉搭程砚秋的班,北京广播电台常在晚间播放实况录音,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尚存贯盛吉参演的剧目录音资料有《英台抗婚》、《荒山泪》、《青霜剑》、《锁麟囊》等。
盛吉常演的剧目有:《变羊计》(巫婆)、《探亲》(胡妈妈)、《送亲演礼》(陈氏)、《背娃入府》(李平)、《铁弓缘》(陈母)、《普球山》(窦氏)、《审头刺汤》(汤勤)、《活捉》(张文远)、《挑帘裁衣》(王婆)、《卖油郎独占花魁》(老鸨),该戏是叶盛兰拿手戏,每演必请盛吉为配,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盛吉娶妻宋氏,婚后生二男一女,均未入伶界。盛吉的早逝,给家庭生活带来不少困难,但在兄弟们的帮助下,终于渡过了难关。
三子贯盛习,字昱旭。1914年农历三月十七日生于北京,1991年元月10日病故于北京。7岁开始跟父亲练武工,跟大哥贯大元学打把子,还学会了《汾河湾》的娃娃生。父紫林曾请雷喜福、王福山给盛习说戏。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和盛吉一起入了富连成科班。外边人都说入科班的叫做啃板凳头出身,就是常挨打,如同关了7年大狱,因此父母为入科班事伤心落泪哭了3天。在科班盛习主要跟萧长华先生学戏,初学老旦,因有武功底子又改学老生。萧老常给盛习教授三国戏,如《舌战群儒》、《激周瑜》、《群英会》、《借东风》、《取南郡》、《临江会》等,戏中的孔明均由盛习担任,后来萧老又为他排了《五彩舆》(又名大红袍),让盛其饰戏中的主角海瑞,这说明萧老对盛习的器重与关照。出科后仍在富连成效力。1935年跟随李盛藻等人去上海演出,盛习应工二路老生,像《浣花溪》、《骂殿》、《胭脂虎》、《十三妹》,还有红生戏《汉津口》、《战长沙》、《温酒斩华雄》(饰关羽)等均获好评,当时曾被誉为"小林树森"。
1940年前后盛习正式应二牌老生的活,如在李世芳的班,首次贴演了《失空斩》;搭毛世来的班,与世来合演《武松与潘金莲》(饰武松);搭金少山的班,与金合演《断密涧》、《天水关》、《渭水河》;40年代末搭张君秋的班时间最长。与张合演过《探母》、《汾河湾》、《红鬃烈马》等生旦的对戏。这个阶段盛习唱得很红,跑的码头也多。40年代中期已成为二牌老生中的佼佼者。
贯盛习艺宗余派,但同时也兼演高(庆奎)派戏、红生戏及武生戏。他嗓子宽亮,深受广大观众欢迎。他经常贴演的剧目有:《战太平》、《定军山》、《碰碑》、《打渔杀家》、《失·空·斩》、《坐楼杀惜》、《辕门斩子》、《打棍出箱》等。不少名角均邀请盛习合作,除上述外,还有筱翠花、尚小云、梅兰芳、程砚秋、王玉蓉、言慧珠、裘盛戎、陈永玲、李世济等。
贯盛习1934年11月21岁时结婚,娶著名武旦朱桂芳之次女朱毓芝为妻。婚后生三女一男,长女筱霞,次女筱贵,三女榴生(1969年中国戏曲学校毕业,习武旦,师从邱富棠,毕业后分配河南省京剧团,1988年随夫著名京剧武生演员马顺德调回北京,在中和戏院工作,现已退休),一子即北京京剧院著名老生贯镇山。
1955年贯盛习参加了河北省京剧团,担任团长,加入了党组织,并被选为河北省政协委员。1971年因病回北京疗养。他今年已85岁高龄,由于妻子贤慧,子女极尽孝道,现居家安度晚年。
贯镇山现为北京京剧院艺术中心二级老生演员。镇山于1960年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继承家学,唱老生亦宗余派,专业上曾受到父亲的严格传授,本人也刻苦钻研余派艺术,后又向名师于世文、钱元通、关盛明问艺,经过30多年的舞台实践,艺术功力日深。主要擅长剧目有《大探二》、《探母》、《红鬃烈马》、《法门寺》、《打金砖》、《奇冤报》、《断密涧》等,深受广大观众欢迎。镇山嗓音洪亮,扮相俊美,表演洒脱。他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实验京剧团,后并入北京京剧院,经常与之合作者有李玉芙、王文祉等。后又调入北京美猴王京剧艺术团,与张四全、叶红珠、李冬梅等合演文武并重的剧目,同时也演出了余派正工戏的《战太平》、《定军山》、《这场换子》等。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1999.1)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