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北京的京剧演出团体,拥有着众多的国家一级演员,国家发的工资及一切优厚条件,却总在文化市场上不占上风。他们有着无数的优秀剧目和经典唱段,却总是反复地重演那几出戏,他们守着中国领先名牌剧院和超级名人资源却一直在亏损…… 京剧处在新经济时代,其生存发展靠什么?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新的经营模式。
一. 京剧的改革是时代的要求
京剧的改革应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一套班底按传统的模式继续和挖掘,保持京剧的原有形式,以满足老观众的需求。一条路是另一套班底从对传统京剧的"反叛"开始,不满足"老一套",寻找一种适应市场需求的崭新的京剧语言,以表达我们新文化精神,指导现实生活,从而创造出观众、方法、程式、功能都有别于传统京剧的新剧目、新气象、新纪元。
例如电影《红高粱》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电影,"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及"喝了咱酒"的粗豪嘶哑的西北演唱风格,造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浪潮。人们为什么能够接受它呢?这是因为现代人需要那种更贴近生活、回归自然的艺术,需要那口"真气"和那股新鲜劲。反之,若是精美而无真气,圆满而无那种"新鲜劲",它还会惹人遐想、令人惊叹、引人入胜吗?肯定不会。但是京剧有一种现象却是例外,那就是现在很流行的"京歌",它不但能够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就连内行都爱听、爱唱,原因就是它有特色、有反差、易学、易唱、易懂,同时也填补了京剧唱腔艺术的一个空白。
为了改革,我们也应在某些方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改",宁愿放弃一些技术上的深度,为了效果的需要而宁愿牺牲一些传统的"程式",克服派别模式的局限,而达到艺术的创新。这就是新经济形势下改革的核心内容。
我们在改革中,追求成功还是追求形式,这是值得深思的。所谓成功是通过对艺术本身的创新与探索来体现的,而追求艺术的纯真、杰出的继承则最终在艺术价值上得不到成功(没有市场)。二者"谁是谁非"是很有辨证哲理的。
我们判定一个艺术家的标准绝不是看他有无圆熟的继承技术,而应该看他在艺术的追求中有无创造活力,艺术家永远追求的是创新方法,追求的是和别人不一样,和自己过去不一样,而艺术家之艺术与工匠之艺术的区别也就在于此。
从戏曲发展的规律考虑,一个剧种,不能反映它的时代生活,这无疑是结束了它的时代生命。我们京剧的最大弱点就是技巧有余,现代气息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需求显然是会发生很大变化的。传统的商品还都是以技巧型为主,如今的商品都是以科技型为主。如手表过去只是时间的计量器,如今这只是附带的功能,它现在可以成为寻呼机、计算器及信息沟通工具。世界上每分钟就有一个新的化学方式出现,每天都有新的专利产品产生,而它们变化的目的就是要更进一步贴近顾客,进一步地为顾客服务好。可是我们的京剧演出为什么就像总是给观众提供一种"食品",一种服务呢?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问题,也有市场因素。但京剧的停滞不前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是最大的,如家用电器市场需求大,从黑白电视到彩电最后到电脑,市场容量大,所以它发展就快。京剧要想发展,关键也是要造出市场需求来,如在创新中产生几个新流派,在新剧目中产生出新的"程式"来。
何为创新?笔者认为就是一种综合艺术的能力,洞察现实生活、指导现实生活的服务意识,在我们的产品中呈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专、人专我博"的局面。目的只有一个、贴近百姓,以服务赢得市场。 我们的前人是根据彼时彼地的生活现实创造出来的"程式"京剧,我们也完全可以根据此时此地的生活现实创造出新的"形式"艺术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也是历史的需要。
二. 改革的目的就是争取观众
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赢得顾客,谁能持久地赢得顾客,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剧团除在提高演出质量上和增多剧目上下功夫外,还应将剧团的注意力从演出转移到为消费者服务的观念上来,把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的各种信息管理好,并放在首位。也就是说剧团的中心不再是以演出为第一,而是把观看我们演出的人放在第一,因为观看我们演出的忠实观众就是那么些人了,而且还在逐年减少、逐年变老,他们是我们的主宰者,他们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土壤。我们的目的不只是保住他们,关键是如何开发他们,使他们的队伍不断扩大。必须对他们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有针对性地服务,这才是我们寻找生存发展的切入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还可以把观看演出场所变成有多种服务功能的休闲地,同时和其它服务形式相联合,把工作重心适当集中在附加值上,完善它的全方位的服务功能。如:把看戏、购物、就餐挂钩外,设立学戏、辅导戏的窗口,后台也可定时间对外开放,剧团排戏也可以做为一种卖点让观众去参观,甚至有些角色可以让观众承担,这样既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意识,同时还节省了演员开支。这虽然是句笑话,但也可以算是一种思路了。还可以与茶文化、戏装摄影文化相嫁接,并设立"庆寿"、"堂会"的销售柜台,可把京戏化整为零,搬到小地方去演。总之把看戏的地方办成一个综合性的服务机构和满足不同需求观众的文化小超市。 我们还要成立起各种普及京剧的学习班,定期培养我们的观众和教育我们的观众,使我们的观众永远地忠实我们。还可以为顾客提供一个专业知识资料库供顾客进修,每月可赠阅一些演出快讯,并在一些活动时提供一些优惠票,以示我们对观众的一种回报。
纯消费型的时代已经过时了,以顾客进行情感交流,一顾客的关系替代硬性的营销是将来我们决胜的必然方向。京剧还应该走出剧场,把相对过剩的演出能力转变为其它艺术产品的服务能力,如与旅游市场更广泛地结合,与社区服务结合,与京剧各类票房相结合(因为那里有观众、有市场)。总之投入到更广泛的社会服务需求中去,与社会各种艺术资源形成一种综合型的经营链条,使京剧艺术扎根于人民群众中。
如今是新经济时代,通过20年改革,反思文革时期的样板戏阶段(并非走样板戏之路),我们现在的思想更加解放了,艺术创新的思路也更加成熟了。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科技的手段在更高一层上进行我们的改革,因此我们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服务我们的改革,尽快在营销手段上熟悉网络科技,走进互联时代。
三. 京剧应以现代科技手段来赢得生存发展空间
1. 将来的京剧不再是剧团生产什么样的戏和想演什么戏,而是由观众决定想看什么样的戏。由于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比以往有了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选择,因此我们必须赶快乘上这列已经疾驰的列车,并以信息服务结合我们的产品,从而改善我们的服务观念和经营理念。
网络经济的本质是新生产力,它表现在市场运作时的无限空间,它可以让我们随时与全国京剧专业演员、创作人员及广大戏迷建立直接的交谈,还可以对剧本的创作修改、唱腔设计、演员的配用作统筹安排,这为我们出新戏、出精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而完成这些工作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当前北京已有400多万人上网,约占北京30%以上的人口,利用网络与消费者沟通,能够有效地调动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自己想看到哪些剧目和什么样的演出,充分发表看法,这样就避免了过去那种我们排出戏后到市场上去,才发现我们的"孩子"找不到娘,生命极短就夭亡的局面。
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经常看到广大戏迷观众对我们的演出所发的牢骚,对我们的服务提出的批评和建议,这就建立起了一种与消费者互动沟通的新模式,打破了剧团和观众的隔离状态,让观众可以参与到我们的剧目研发和设计过程中来,让他们感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同时我们还要向观众学习,了解观众不断变化的新需求,将剧团与观众的观点,由"我生产,你观看",变成"你需要,我生产"的关系,这种互动的结果使剧团与观众不再是对立的,将营销做到剧目排演之前就找好了市场。
2.网络还能使剧团与企业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即让剧团的演出成为企业广告宣传的载体,可根据企业产品宣传需要,"定做剧目"。企业根据自身的创业历程、企业文化的形成、树立形象及品牌的需要,为剧团创作提供素材,把广告费拿出一部分来,改为定做符合宣传企业要求的剧目,其广告效应更大,宣传时间更长,形式更新颖,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3.网络时代是以观众为中心的时代。看戏新观念,上网选演员,必将是大趋势。 现代的科技已经可以把全球的资源统一调配,如一家录音公司,他可以选择美国的指挥、奥地利的钢琴、意大利的演唱员、非洲的鼓手组织一台全球高水平的演出进行录音。而我国京剧人才资源也非常丰富,全国各地京剧团也不乏好的演员却没有被充分地利用,如果我们发挥网络的作用,经常组织全国最高水平的演出,把最好的钢用在刀刃上,达到最佳阵容,是会对京剧市场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
四. 剧团的用人机制需要改革
剧团还应该打破目前的人事关系界限,在用人机制上有所创新。剧团用人应以"市场为依据、以剧目为核心、以需要定演员、以效益论身价",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和合理流动。
现在京剧界还缺乏有熟悉商业运作和资本运营的策划人才,能够整合国内外的各种资源。管理层还要引进智力资本,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完成产权制度的改造,实现结构化配置,同时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京剧的市场还需要民营剧团参与竞争,打破国有剧团一统天下个格局。市场并非是名人名院占据所有市场,以服务取胜,以贴近百姓的剧目生存是完全有希望的。艺术价值的卖点有时是依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市场需求的大小变化而定的,并非名人效应一边倒,关键还要看有没有会经营的人。
京剧昨天的成功是历史的产物,今天的成功是继承与创新,而明天的成功则必须依托知识与服务赢得观众和市场。 (摘自《中国京剧》杂志 2001.2)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