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北京街头,两个老北京偶然碰到,或有这样的对话:“干什么去呀?”“听戏去。”“听谁呀?”“听杨小楼。”至于是什么戏,双方倒未谈及。是不是他们的疏忽呢?不是的。人们在对话中,总是会下意识地选择要点,次要的则被排除。因之,您可别小瞧这个不经意的,擦肩而过的一问一答,其中实在是有道理的。
什么道理呢?请看,在答者的第一次回答中,说的是“听戏”,而不是“听书”,或者是“瞧电影”。这就表明,在人们的文化消费中,首先遇到的,或者说要确定的,是艺术样式,也就是品种的问题。人们常说爱好什么,比如“爱听相声”,实际上就是爱的相声这种艺术样式。在两人的第二次答问中,谈到的是杨小楼,而不是其他什么演员。这又表明,在戏迷们的听戏行为中,关注的是“角儿”,也就是“谁来演”的问题。那么戏呢?或许在第三次问答中,双方会涉及,但毕竟是第三位的问题了。这就是说,在艺术样式、表演者、具体剧目这三者中,一个京剧爱好者选择的要点是前两者;换言之,它们是看戏者所要看的关键所在。
不妨反过来,再从第三位的“什么戏”说起,且扩大一点范围。《白毛女》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个戏,最初它是由歌剧演红的,以后又拍成了电影,稍后一点还改编成了京剧,直到最后搬上了芭蕾舞剧的舞台。一个岁数稍长一点的人,在几十年中,不止一次看过这出戏,在中国恐怕不在少数。那么,当某人在看过这出《白毛女》,知道了其中的故事内容后,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看电影的,看京剧的,去看芭蕾舞剧的呢?他到底要看什么呢?跟您说吧,他这会而要看的,已经不是白毛女这个故事了,而是歌剧,是电影,是京剧,是芭蕾;换句话说,是不再关注“演什么”,而是要看“怎么演”——看你歌剧、电影怎么演,看你京剧、芭蕾又怎么演。说到底,也就是你这种艺术样式,如何以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段,又如何充分展示自身的艺术优势来将《白毛女》演而出之,从而赢得官中。从这个层面上讲,就不是《白毛女》的内容决定歌剧等艺术的形式了,而是歌剧等艺术的形式决定着《白毛女》的内容。那么,此时此刻,您事实上是在看着艺术形式。
以上说的其实是一个看谁(歌剧?电影?京剧?芭蕾?)来演(《白毛女》)的问题。再深一步说,也仍然还是一个“看谁来演”的问题,不过是更具体一些罢了。比如京剧《白毛女》吧,人们在北京看了这出,到了天津可能又看这出,到了武汉也许还看这出,为什么呢?是因为有李少春、厉慧良、高盛麟分别扮演杨白劳这个角色。到了这个范围,人们所关注的,就已经不是艺术的样式问题了,因为三位艺术家演的都是京剧;而是要看表演者的不同演法,说到底,也就是要分别看他们“是如何演的”,以见出他们的不同艺术风格。从这个层面上讲,就不是从杨白劳这个角色出发了;而是以李、厉、高为着眼点。那么,此时此刻,您其实是在看着演员的表演。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文题了。看戏看什么呢?从根本上说,一是看艺术样式,二是看演员表演。由此而引发的一个议题则是,我们在创演某一个新的个体的剧目时,可千万别忘了您的那个艺术样式和忽略了是什么演员!不然,人家是不会来看您这个新戏的。

(摘自 原《梨园周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