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春晖师徒情

马连良最喜欢王和霖,王和霖最崇敬马连良。从1934年拜师起,到1966年马连良辞世,其间的三十多年中,这对师徒情深似海。

旧时,"师徒如父子"。这虽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封建伦理色彩,但也从-个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向马连良行拜师礼时,王和霖才14岁。马连良把王和霖当做自家孩子看待。马家有什么家务活动,马连良总要叫上王和霖参加。

比如清明节,马连良总要带王和霖一起到北京阜成门外的马家祠堂去祭扫先人。祠堂内供奉有马连良的父亲马西园老人的照片,有马连良已故的元配夫人王慧茹女士的照片。进入祠堂,王和霖总是恭恭敬敬,轻轻地跟在老师后面向先人们一一行礼。

春节,王和霖总是早早赶到老师家中,向长辈拜年。一年,王和霖去得早了,马连良还没有起床,马连良的母亲--王和霖叫奶奶,就把王和霖招呼到自己房中。老奶奶为人和善,她特别喜爱王和霖,每见王和霖来家,她总是拿出点心、水果给王和霖吃。过节,老奶奶总要王和霖与她一起吃饭。

渐渐地,王和霖与老师一家熟悉了,相处也就随便一些了。1935年,老师续娶陈慧琏夫人。亲朋好友纷纷往贺,焦菊隐也带着王和霖、王金璐来到马家贺喜。

马连良中年续妻,是件大事,新娶的陈氏夫人美丽贤慧,精明能干,使马家上下人等都觉得和蔼可亲。看到新夫人能与全家和睦相处,马连良心里也十分高兴。

这天,焦菊隐带着王和霖、王金璐来马家贺喜,刚到大门,马连良、陈慧琏就迎了上来。焦菊隐与马连良、陈慧琏握手致礼,两个弟子则笔直地站在老师夫妇面前,口称:"师父,师娘",恭敬地鞠躬行礼。 婚礼上,由焦菊隐倡议:来宾不论辈分,不拘礼节,大家游戏娱乐,衷心祝愿马氏夫妇白头偕老。

在共同的艺术追求中,马连良、王和霖的师徒情分日益加深。

1937年,应王和霖之请,马连良为弟子题写了一幅扇面。

当时,书写扇面是文人中流行的一种风俗。市场上的扇面多种多样,王和霖买的扇面比较高级。那扇面是发尖蓝矾纸,即在蓝矾纸中掺上头发丝。这种蓝矾纸不仅外观典雅,而且质地坚固,扇子的另一面是绢纱,扇骨竹子本色,整把扇子古色古香。在一次学戏之后,王和霖见老师心情愉快,拿出新买的扇子,双手捧给老师。马连良接过扇面,仔细端详,"啧啧"赞叹,然后,他把扇面平平展开,握笔思索。王和霖知道老师擅写朱砂字,在一边为老师调好朱砂。马连良略加思索,几行扁宋字一气呵成。书曰:"司马温公尝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告人者耳。"落款为:"丁丑荷月,为和霖仁弟雅正。温如马连良。"最下角钤记有"马连良"的一方朱红印章。那扇面上的红字清秀、端正,使人想起马连良的日常为人和舞台形象。王和霖知道,扇面上的字句是老师的心声,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期望。 在这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王和霖遍走天涯海角,生活也几经颠沛流离,尤其是"文革"期间,他被关进"牛棚",备尝艰苦,家产荡尽,可这把扇子他却一直妥为珍藏。至今,古稀高龄的王和霖还不时取出扇子,仔细瞻仰。

更使王和霖感动的是老师谦虚谨慎、尊重别人的高尚情操。几件小事让王和霖不能忘怀。

建国以后,王和霖辗转祖国各地,与马连良天各一方。地区的差距使王和霖减少了与老师的接触,但这并没有消减这一对师徒的深厚情谊。

1961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京剧团工作的王和霖来京公干,正好遇上马连良六十大寿。王和霖等马门弟子及马连良亲友一起,在北京莫斯科餐厅设宴为老师庆寿。

来祝寿的有著名文学家、戏曲史专家吴晓铃先生,吴先生曾在中华戏校任教,论起来也是王和霖的老师。另外。有同行也是后辈的京剧名家袁世海、李和曾、周和桐,马门弟子有王和霖、王金璐、李慕良。 祝寿刚刚开始,两位青年人急急地进入餐厅。这两位青年见到马连良后,鞠躬行礼,样子十分恭敬。久在外地的王和霖初次见到这两位青年,出于礼貌,王和霖与众人一起,向两位青年人招呼、让座。

马连良为双方介绍了,他告诉王和霖说:"这是冯志孝,那是张学津。" 冯志孝、张学津的名字王和霖早已知道,这是马连良近年收下的弟子,王和霖正对这二人点头微笑时,马连良又一指王和霖,向冯志孝、张学津介绍说:"这是王和霖王先生!" 这一句介绍使王和霖颇感不安。他想,我是马连良的学生,冯志孝、张学津也是马连良的学生,按习惯说,我拜师在先,可以算"师兄",但老师却用"先生"二字称呼,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老师的谦虚。

一旁的冯志孝、张学津听了马连良的介绍,连忙施礼,口称"王先生好!"王和霖自觉受用不得,一个劲儿地摆手说:"不敢当,不敢当!若不嫌弃,叫我一声师兄吧!" 饮得微醉的吴晓铃见到几人互相谦让的样子,笑个不停。一会儿,吴晓铃站了起来,他套用京剧《四平山》中李元霸念的韵白,一指王和霖,对冯志孝、张学津说:"他演马派戏的时节,你们还在前世哩!" 老学者的一句玩笑,把大家全逗乐了。(未完待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