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京剧市场不景气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上演的剧目比较少:总是那么几个戏轮番登场。虽然有句老话叫"生书、熟戏、听不厌的曲艺",但是当观众对一些戏的情节已经相当熟悉,在欣赏的时候失去了新鲜感,必然会造成部分观众的流失。
对于这个现象,必须要认真地分析和对待。因为这是关系到振兴京剧的一个重要问题。剖析这个现象,会引发我们对几个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首先,演员的年龄日趋年轻化,学的戏、会的戏远不如前辈们多。这反映在演出上,表现为还是离不开一些开蒙的本流派"代表剧目"。比如,花脸学裘派的总演《遇皇后》,或是来一折《连环套》中的《坐寨》;宗梅派的旦角演员对《霸王别姬》"情有独钟",一"别"再"别";老生不论流派,频频大摆《空城计》。应该肯定的是,演员们的表演态度很认真,也不乏精彩之处。但是,这同时也暴露出京剧事业面临的一种危机:传统剧目的整理、继承跟不上,发展下去会造成不少剧目的失传!如今的京剧舞台上,《白良关》、《枪挑穆天王》、《搜孤救孤》等一大批经典剧目已经近乎绝响了。
其次,演出的组织者往往过多地用某种思维定式去考虑演出效果--火爆的剧场效果是所有组织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派戏时,《锁麟囊》就会比《荒山泪》有优势;《淮河营》就会先于《青风亭》被考虑。其实,当一些名戏观众看得太频繁后,也难以产生什么强烈轰动效应。就拿《四郎探母》来讲,通过比较1956年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的演出录音.、1988年海内外梅派汇演闭幕式演出的实况录像、徽班晋京200周年纪念演出的录像资料以及几年前在长安大戏院的演出录像可以看出,观众对几十年不变的台词的反应已经平平:有时过去笑得前仰后合的地方,台下渐渐变得一点儿反应也没有了。掌声响起得也很勉强,其中礼貌的成分比赞许的成分多得多。
此外,不少剧目需要强强联合,需要从头牌到龙套都过硬的演员组合。可目前有的演出单位要么行当不全,要么缺乏出色的配角演员,有些戏确实不敢演。现存的方荣翔、吴钰璋、袁世海三位名家在八十年代前、中、后三饰窦尔敦的全本《连环套》录像资料,场面火爆,现场掌声不绝。这不仅是由于他们三位分别再现了裘、金、郝派的神韵,而且还有张春华先生这样的〝绿叶"陪衬。例如,先前总听人说当剧中人朱光祖上场念白"匣内龙泉血未干"一句后会有彩儿,现在一看果然不假。当年年逾花甲的张老在《盗钩》一场中又舞又唱,动作干净利索,真不简单!没有练幼功练出来的本领和几十年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怎么敢接这样的活儿呢?
总之,如何丰富剧目是京剧界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一方面要靠老艺术家们加紧授艺,另一方面又要靠中青年演员孜孜不倦地学习--要想在台上得到观众的认可,没有点儿不同于常人的东西不行。学好任何一个行当的任何一个流派,光会一两出戏是绝不够格的。谭派的《定军山》会演,《黑水国》也得拿得起来;荀派的《红娘》会唱,《荀灌娘》也要能登台。演员把大部分戏都掌握了,才能唱出本流派的味道,让观众品出其中的滋味儿。这既对演员有益处,更是京剧事业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久违了的剧目在京剧舞台上重现光彩!
本贴由石跃于2001年6月23日10:19:21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