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曲梅派名段《霸王别姬》唱罢,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圆满落幕。半个月来,申城舞台京韵声声,人才济济,让观众享受到了民族文化的一席盛宴。
作为这次京剧节的前奏,艺术家首先走进大学。京剧《廉吏于成龙》不久前曾到上海财大演出,起初许多人心存疑虑:如今的大学生在流行音乐中长大,对京剧颇为陌生,“于成龙”能吸引他们吗?
事实最有说服力。演出前,学校和剧团精心组织,密切配合,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又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京剧的魅力”的讲座,让他们了解京剧。结果,演出当晚,校大礼堂走来一批又一批第一次看京剧的大学生。演出结束后,不少学生走上台与主创人员进行交流,迟迟不愿离去。这就是京剧的魅力。从中也说明,高校不仅要给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也应传授优秀的中外文化;而高雅艺术走进校园,则要花力气去宣传、组织,让青年人懂得其价值。
联想开去,在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要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站住脚,就必须把民族文化的根留住。事实证明,越是有本国文化个性的艺术,就越有生命力。日本歌舞伎的意象,墨西哥踢踏舞的节奏,美国百老汇戏剧的豪华,都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欣赏和喜欢。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缤纷的脸谱、悠扬的板腔、高超的武功,同样闪烁着中华民族艺术的熠熠光彩。
我们为京剧节弘扬民族文化叫好,更为京剧赢得年轻人的心而感到欣慰。(吴幼萍)
(摘自 《文汇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