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发展讲“三并举”。所谓“三并举”就是传统戏的继承、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新,三项同时抓。这是一个大思路,也是很正确的举措。
比如“音配像”工程,就是对“传统戏的继承”的一次很好的实实在在的功绩,仅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可事实上,抢救了一大批录音资料,多层面的宣传了传统艺术,这是不能否认的。我们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也在尽可能的学戏,整理那些滨邻失传的老戏。这也是可喜的现象,据说传统戏有几千个之多,而如今能演的只几百出,常演的不过几十出。一提某流派,红的不过是那么可怜的几出戏,几个唱段而已,这是不行的。
再说新编历史剧,编的不少,精品不多。唱段不少,深入人心的不多。近些年的京剧舞台上的成功的新编历史剧也多是“热闹戏”,用电影评论中常用的话“叫座不叫好”。我还真没见谁去学唱刘罗锅的戏词。大家还是爱听《赤桑镇》《将相和》《望江亭》这些戏。
说“现代戏”,“现代戏”对于京剧是个难题,主要是京剧的唱念表演有严格的尺寸,自由度小,一随意就冲淡了京剧的“味”。但很多地方戏由于本身“规距少”,因此演“现代戏”就不困难。像评戏、豫剧的“现代戏”都比京剧有亲合力,更自然。
有人觉得“现代戏”就是“样板戏”那个样子,我认为是大错特错的。“样板戏”是在特殊岁月中的独特产物,在“现代戏”中说好听的是“另类”,说不好听的是“怪胎”。它们强调的是“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把人性化的内容冲淡了。从形式上加杂了一些西洋乐、歌剧、舞剧、话剧的元素,但总的看显得很生硬,唱腔歌曲化,表演都略带几分“神精质”。当然,“样板戏”来源于一些优秀的“现代戏”,有经过很多艺术家的创造,必然有好的东西,而且由于长期的政治宣传,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甚至很多现在的人编新戏也在延用“样板戏”的模式。有的人不是不无骄傲的说:“没有一首流行歌曲比得上当年的《红灯记》流传的广”。我倒不觉得这有什么太值得骄傲的,因为当年只让听八出戏,而且要反复听必须学。可如今的流行歌曲,一个专辑就有10首歌啊!前不久,重排《杜鹃山》,反响强烈,可我看是抓住了市场心理和怀旧需要,这个戏的艺术价值倒在其次。
那些演“样板戏”的演员都是好演员,可在那样一个年代,那样的文化宣传和创作环境下,必然要受到局限的。有人觉的“样板戏”是现代京剧的精粹,这是错的,“样板戏”是被扭曲了的,是不能代表现代戏全貌的,是有深深的时代烙印的。真正应该关注的是那些像《黛诺》、《柜台》、《雪花飘》这样的“现代戏”的艺术探索。
我们对比“样板戏”的《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杜鹃山》、《沙家浜》,再听一听“文革”前李少春的《林海雪原》、《红灯记》,品品裘盛戎、马连良、赵燕侠的《杜鹃山》和张君秋的《卢荡火种》,不难看出艺术上前者的明显差矩,后者更有“人物”,更有“情味”。
说到底,“文革”时代的宣传工具“样板戏”,不应该是现代京剧的主流模式,更不应该是新世纪的今天,我们还拿来效仿和追随的“样板”。
“样板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它的阴影也该挥之而去,现代戏的创作才能大步向前!
本贴由裘迷于2002年11月06日22:51:26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