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一种感觉,很能简单的说出来。总的说来杨派满而沉,余派清而刚(鱼姐姐说王佩瑜时候说的,我觉得可以代表余派风格)。

杨宝森的唱讲究满而不慢,沉而不砸,快而不水,情而不僵,虽然杨宝森的嗓音比较厚,但这个并不是杨派的基本特点,如果一个嗓子比较窄的人按照杨派的原则、气息、劲头来演唱,一样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杨派演员。

余派我不是很了解,胡说几句吧,感觉余派比杨派更加刚峻,追求一种向上的挺拔劲头,其实杨派余派的唱都是一种向上的劲头,但是杨宝森高中低三个层次拉的更开,低音沉到底,但是不砸,意识仍然在高处,高音用气朝后脖颈子使劲,已经达到他嗓音的极限,张克理解了他的原则,加上自己的嗓音条件,比较完美的体现了杨派高音应该有的感觉。我理解余派高音是朝头顶使劲,低音是意到笔不到,二者唱高音固然都使足劲,低音也是以比较高的位置去寻找,意识是一样的。杨派唱的满,交待的很清楚,但是并不坠,余派讲究"留白",音收回来但是意思送出去,但是并不飘。杨宝森喜欢用硬嗖,余叔岩喜欢用软嗖(个人感觉)。二者走韵吐字的原则是一模一样的,那就是都特别看重字头,而且字头力求短促,中间走韵行腔要保持嘴型、气息、共鸣都不变,而要找到各自风格统领下的不同的层次感。

人物情感的体现上没法比较,因为余叔岩留下来的全部是唱片,杨宝森倒是有很多现场完整录音,唱片很多地方都可以改动很大,演员也不容易体现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只能比较好的体现对唱腔的理解。

北冥说京剧老生的唱要有"逢人说剑三攘臂,对镜吟诗一掉头"的儒雅气质,余叔岩与杨宝森在气质上是绝对的高格调,余叔岩更加雅一些,杨宝森更加儒一些,这也是京剧老生表演上必须追求的风格,这两位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觉得余派和杨派是当今老生的正根。

胡言乱语了很多,欢迎大家多多的讨论讨论,呵呵

本贴由潇潇于2001年5月06日12:11:55在〖美哉,于魁智!〗发表.

要是辩论的话,你这漏洞就大了

评价京剧演员不看台上反看录音棚里?那人人都觉得实况过瘾怎么解释?过瘾的反而是不能体现"对唱腔的理解和驾驭"的?台上不能驾驭唱腔还是大师?

不过我知道你的意思,同样的意思我跟北冥在Q上说过,他说他欣赏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我说我欣赏杨就是他唱得好,多听静场录音就有体会。因为静场唱得精致。

讨论某个腔的标准规范可能是静场有说服力,因为临场可能因为情绪、状态的因素有变通,但讨论流派的一些本质特征以及演唱者的真实想法、追求,不能不看现场。

好像很少有人提杨的"粗犷"和对气势的追求,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个。我觉得精巧雅致和粗犷奔放在杨一个人身上有奇迹般的统一,只不过这两种风格一者多体现于静场一者多体现于实况。换句话说,我觉得余的眼中是"没有观众"的,我就这么唱,懂你就欣赏,不懂拉倒我也不稀罕;杨则更敏感于现场的气氛、观众的反馈,希望能更多地感染观众并不惜为传递这种感染牺牲或者夸大唱腔中某些细节。这是杨的"满"与"厚"的由来。

这是真实的杨宝森,一个在票房与艺术理想的矛盾中努力追求平衡与兼顾的大师。这种追求对最后成型的"杨派"具体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还很值得讨论。 我知道这只是我的猜想,可能别人眼里就成胡说八道了。:)

本贴由钟山于2001年5月06日13:40:46在〖美哉,于魁智!〗发表.

咱们在这里回吧,呵呵

我说余杨唱着下面挂着上面不是说这是余杨的特色,而重点在说后面余杨在演唱层次上的差别,京剧的演唱高中低三级层次怎么安排是流派特征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体现。 还有咬字的问题,都是我个人的感觉,对与不对大家讨论一下,不知道钟山对卢文勤说法是什么看法,呵呵

本贴由潇潇于2001年5月06日12:59:28在〖美哉,于魁智!〗发表.

我觉得卢说得对

翁思再编的《余叔岩研究》里收有此文。写得很详细,建议不妨看看。至于在指导普通爱好者的实践上能起多大作用不敢说,主要是知道一下怎么回事。 文章中还反驳了"余没有张口音"的说法。

关于层次,卢说余由于发音方法和共鸣位置(比较高,头腔共鸣为主,胸腔少用)的原因低音比较暗哑,不过余化不足为优势,以此来表现人物的苍老,相当于国画中的枯笔焦墨。

本贴由钟山于2001年5月06日13:10:53在〖美哉,于魁智!〗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