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中国戏曲的骄傲,他们都曾摘取过中国戏剧表演梅花奖,有的还梅开二度。今年6月,他们却从天南海北聚集到了浙江宁波,因为那里要举办历史上第一次梅花奖获奖演员讲习班。作为已经在各剧种事业有成、独当一面的表演艺术家,许多人还兼任着剧团业务领导,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抽身来宁波听课,到底又是图什么呢?

“听到要办这个讲习班的消息后,我感觉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获“二度梅”的天津评剧院的崔连润说,由于平时忙于演出,时间长了,总觉得以前学的东西越来越不够用了,加上戏曲不景气的状况,很需要静下来思考思考。就这样,已经担任剧院副院长的崔连润,硬是挤出时间来了宁波。

这个由高占祥、李默然当班主任的讲习班,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界级别最高的班级之一。讲习班大受欢迎自有其现实的背景。这是中国戏剧家协会根据当前戏曲发展的现状,经过反复考虑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措施。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需要继承传统,也必须摆脱戏曲程式化太重的弊端,具备分析剧本、人物的现代艺术能力。提高这种能力,就需要文化、艺术理论上的更新和提高。

其实,早在几年前,京剧界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京剧要发展,仅靠对本流派的勤学苦练是远远不够的。据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班主任张关正介绍,在研究生班,现代教育的“导师制”代替了传统的单一制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流派之间的局限被打破,一切都是为了艺术的追求,人才的培养。第一届研究生、花旦新秀耿巧云师出著名表演艺术家刘长瑜门下。当耿巧云考上研究生后,刘长瑜除了继续向她授艺以外,还根据耿巧云表演尚欠活泼的缺点,主动邀请荀派名家宋长荣教授耿《红娘》;还请青衣名家于玉衡为其教授《坐宫》,以提高耿的演唱技巧;为了提高耿巧云刻画人物内心等综合表演能力,又专门从山西聘请山西梆子艺术家王秀英为其教授代表作《烤火》。张关正说,研究生班每一个学生几乎都凝聚了不同流派名家的心血,也结出丰繁的果实。

戏曲艺术要走向世界,必须保持各种流派的原汁原味,但同时也必须借鉴别的剧种、流派和现代艺术的一切经验。要达到这个目标,单靠关门苦练是远远不够的。梅花芳香,也并不由于仅仅是“苦寒”的原因。 (中国文化报 陈彬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