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北京京剧二团建团之初,我曾在长安戏院看过她和谭富英的《红鬃烈马》,从那以后30年间再未相晤。抗美援朝时,听说她和谭富英率团参加中国人民第三次赴朝慰问团,去朝鲜前线为中朝战士慰问演出。
60年代初,我在王府井遇到原东来顺经理、北京票界名净丁福庭,得知他和小鸾女士同在吉林省京剧院工作,小鸾女士任该院副院长,深受吉林省委和省文化局领导的敬重;他在该院担任净角教师。
80年代中期,在东城区政协与东城区人大代表一起开会的一次会议上,我才和小鸾女士再度相见。在叙旧中才知道她已告别京剧舞台回到北京,最初参加居委会工作,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从1979年开始,连续三届被选为区人大代表。从此,我们经常往来。她虽告别京剧舞台,但始终未放弃为振兴京剧而努力。她曾与王瑶卿弟子们共同发起组织了"王(瑶卿)派艺术研究会",又和梅葆玖等共同发起组织了"北京梅派艺术研究会",她分别担任顾问,培养了不少京剧旦角新秀。还先后应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青年京剧团的邀请,作为中国艺术家代表团成员,参加了香港艺术教育节和讲学活动,为香港青年京剧团青年演员排练了《游龙戏凤》,为传播梅派、王派演唱艺术,为振兴京剧做出了贡献。
1993年3月王瑶卿学术研究会和北京京昆振兴协会在新街口总政排演场举行纪念王瑶卿先生诞辰112周年京剧演唱会,年已76岁高龄的小鸾女士,演出了王派传统戏《大登殿》,很多票界名家和王门弟子都到场观摩,如刘曾复、欧阳中石、邹功甫、李天绶、李滨声、杨洁和香港电影表演艺术家夏梦,以及王门大弟子程玉菁、王玉蓉、杨德华、罗萍、谢锐青等,我有幸再次欣赏这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小鸾女士的唱、念、做一丝不苟,风韵不减当年,可谓宝刀不老、功底非凡,博得观众赞赏。
小鸾女士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活中,在学艺的道路上坚持勤学苦练,才获得今天的功名成就。我希望后学的青年演员们,不仅学习钻研小鸾女士的舞台表演艺术,特别要学习她令人可敬的道德品质,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为振兴京剧做出应有贡献!(全文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