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春寒,贱体欠佳,病榻畔,见床头张恨水先生散文集《绿了芭蕉》一书。翻转数页,见其中内容实可以和京剧、论坛相“绞拌”,草草整理,遂成四则。奉至坛台上,供有兴味尊辈长者,作饭余茶后消闲之用!
一则: 自西洋新体小说渐向东进,当年煞是风行,传统章回小说体,似予抛至茅厕一般。届时,恨水先生偏偏拾起,遂成名作:《啼笑因缘》。文坛惊为奇迹!先生自作何解?书中道曰:“新派小说虽一切前进,而文法上的组织,非习惯读中国书,说中国话的普通民众所能接受。正如雅颂之诗,高则高矣,美则美矣,而匹夫匹妇对之莫名其妙。我们没有理由遗弃这一班人,也无法把西洋文法组织的文字,硬灌入这一批人的脑袋。窃不自量,我愿为这一班人工作。……”先生何等谦逊,尔后,多少新作文,新体诗,朦胧、印象,如过眼烟云,而先生之《啼笑因缘》,《金粉世家》,今人仍不时“翻出”。究其因果,不言自明了!
联想戏曲,虽不至泪涟涟,亦让人凄惨惨,京剧界自家不争气,偏让外人强入,似红楼抄家,强行拆迁,翻箱倒柜,乱成一片。真弄不懂京剧何以断绝了掌门人一般。话剧没得生意,见弘扬、国粹,赶紧钻进戏曲界。厚皮涎脸,冒充内行,用三流话剧僵硬的身躯,脖子硬挺挺的,身不转脖子无法转的劣质表现手法,与京剧的程式化攀亲作嫁,强配姻缘。这些鸭孵乱胡搞一气,竟教鸡哥们如何生蛋,结果生出的蛋、孵出的鸡不鸡、鸭不鸭的,搞了些什么玩意儿,只有天晓得!真乃:“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二则: 该说到咱们座儿上了,恨水先生在此书“云云集”中,所举实例,活脱似为咱们论坛画像一般。 先生文中之一:“苏东坡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驳之者曰:鹅不知耶?世固有此笨人,责之无益。故或以为哀鸿遍野,言之过甚,亦可听之。”
先生文中之二:“李后主云:“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挥泪对宫娥。”文人嗤之,以为至此尚有心对宫娥挥泪耶?殊不知此便是后主。如曰:挥泪对干戈。则至少是岐山之大王矣。
此二则是不用解了,坛上不解自明也!
三则: 是谢坛台上先生!笔者在拙文《溪云初起日沉阁》中,将京剧五十年代初止,划了个句号。其实不然,有前辈老先生教诲,补充了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初,一些新编历史剧目如赵氏孤儿,柳荫记,穆桂英挂帅……等等。文革前的编剧新潮,基本未脱传统窝臼,新编现代剧目似箭杆河边,白毛女,有张学津、李少春、杜近芳诸名家搭脉,颇有京腔、京味。好象不曾听见要话剧导演来越俎代庖。
而“!!”先生的有感补充了学生之不足,真可谓“青山正补墙头缺”了,笔者是万分感谢,不上坛台,何来此种提高,幸哉!幸哉!
四则: 坛上有先生对俏佳人公司碟片质量有质疑,很理解。有砚愚先生三次短文,读之颇多感叹,尊敬的砚愚先生所述内容,讲述的专业知识,若让笔者去至上海书城,苏州新华书店。容我自由翻上三天,除了头晕目眩,怕也未必会得到如此明白如话的介绍和诚恳的见解。
市井俗语:“人生在世,吃、着二字。”笔者总觉得吃、着当得要紧,但知识的获取,事理的洞明,对于人是何等紧要。似尊敬的砚愚先生辈的无偿介绍,尤为珍贵。但愿坛上多多!笔者极诚意地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作本文的结束语了!
本贴由鹧鸪天于2005年2月14日15:06:03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