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年代我曾看过荀慧生、毛世来等京剧名家的跷功戏,令人赏心悦目。但以后的几十年里跷功即绝迹舞台。近年在新编京剧《三寸金莲》中再次见到了跷功,去年通过观看第五届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欣喜地发现两出跷功戏《战宛城》与《活捉》,才使长期以来怕“跷功”失传的心放了下来。
关于京剧“跷功”保留还是废止的问题,尽管还有不同意见,有待探究,但愚以为应当保留继承并发扬光大。理由之一是,跷功已成为一项表演特技,如同翅子功、翎子功及喷火、变脸等戏剧绝活。尽管跷功的初始是表现旧时妇女的小脚,模仿小脚妇女走动时扭捏轻盈,拂风摆柳的腰肢体态,但由于前辈艺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了。作为后人必须好好继承和发扬,勿使前辈的血汗弃于一旦。可能会有人说:跷功是在宣扬妇女缠足陋习,必须彻底废止。这话乍听起来好像有一定道理,但细究起来,却是不攻自破。大家知道,芭蕾是欧美的传统舞蹈,久演不衰,深受人们喜爱,且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难道这是提倡妇女用脚尖走路吗?就拿京剧来说,台上的帝王将相都穿粉底皂靴,那么也是倡导今天的官员都要这样穿戴吗?舞台上的后妃娘娘凤冠霞帔,莫非也要妇女争做嫔妃不成?同样喷火、变脸等特技也绝不是在宣扬封建迷信,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国粹是奇葩,而不是糟粕。
要保留并继承发扬跷功的理由之二是,不论软跷还是硬跷,都是旦角形体锻炼的有效手段,是练腰功腿功的重要途径。老一辈旦角艺术家们功力之所以那样扎实,许多都是沾了练跷功的光。试想踩着跷能表演各式各样的身段,能跑圆场、摔屁股坐子,还能挥刀舞枪大打出于,甚至在叠起几层的桌子、椅子上表演单手鼎、双手鼎、左右卧鱼、仙人指路等高难技巧,最后还要从上边翻筋斗下来……若脚不踩跷做上述动作,必更能技艺娴熟运用自如。也许有人会说:练跷功太苦了,得不偿失。诚然,踩跷时只有三分之一的前脚掌踏在假脚背部的平面上,脚的其余部分悬空着,即整个人体的重量全仗着这段脚前掌支撑着,比练芭蕾要难。跳芭蕾还有脚尖落地时,而踩跷却不能。开始练习跷功,两腿发酸肿胀疼痛难受,确是受苦。但是什么绝活容易得来?就拿矮子功来说,有位老演员曾经说过,不论严寒酷暑,头上顶着一碗水在楼梯上练习,这不苦吗?再看那些杂技演员,哪个没经过痛苦训练就成了身怀绝技的名角?还得用着那句老话: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这里并不是说一提恢复跷功,就要求所有旦角演员一律要学此功,都要演跷功戏,愚以为既要演出适合跷功的戏,又不要丢弃了前些年不用跷功时,老艺术家创造的称为“大步量”的翩翩台步以及塌步圆场等技巧。要百花齐放,各展特长,使京剧艺术更加异彩纷呈,绚丽多姿。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2006.7)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