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和以往论坛上惯见的风格迥异,而颇能使人深思的文章。
作者与张古愚的观点冲突集中于在《三岔口》的历史传承、地域风格差异、以及这一剧目的解放后的改编诸多问题上。我个人身处京津沪之外,家乡又是一个京剧显得不那莫昌盛的地方,因此对京剧的地域性风格差异或者说京派、海派之外的京剧表演感触良多。应该承认从京剧诞生伊始到现在,京朝派都是京剧规范的根本。但仍不可否认的是,在京朝派之外京剧有了多支分流(当然,最引人注目的一支是我们经常谈到的海派):沈阳、武汉、南京、山东这些地方都曾是京剧历史上的大码头,也因此积垫下了各自丰厚的底蕴,并形成了自有的一套范儿。今天的沈阳还可以找到“五更”起转散的《清官册》,还可以听到王君直一脉的四声法则,想来这样的基础未必就是凭空造魔吧!我们尽可以客观的去讨论这多种地域性风格的差异甚至艺术上的优劣,但却无法更不应该去否定这一事实的存在,尤其不应当戴上“有色眼镜”去评价这一现实。楼下有人提到张先生“是专家,而且经多识广”,想来和谭富英同龄的张先生这样的专家更应该承认京剧的多样性吧?更应明晰他不可能(自然我们也从未寄希望于)了解某一领域,甚至可以具体而微于某一特定剧目的全部表演风格。如果张老是在与作者探讨这诸多路数的高下自又另当别论,而不知所云的抛出“内容全是虚构,并无来头”,却不得不让人一述己见!
《三岔口》在今天的京剧舞台上已经司空见惯,但追溯这一剧目的历史已不仅仅是钩陈的性质,连新版的创始者张春化先生都已然表示过至少可以新旧两条腿走路,这是否能给我们更多的提示!京剧剧目本身植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如果在今天我们仍把它当作高台教化的工具,去像小学生那样分析中心思想、社会影响,那莫至少可以枪毙掉今天舞台的五分之四的剧目!我不相信今天的谁看了《游龙戏凤》就会想去耍流氓,在社会意义这一问题上,如果讲恶劣影响,今天,远胜于京剧而被社会认可的艺术形势多了去了!那末,在《三岔口》的处理方式的回归过程中,难道我们看不出数十年前《四郎探母》、《连环套》、“八大拿”等一系列剧目的命运吗?
最后想说一句,据我所知,多数京剧演员对网络上的评论极度不认可!很简单,套用小如先生的一个题目,我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台下人语”,娱人娱己没有问题,但对实际舞台表演并不起到大的作用。这是一个自我定位的问题,而这篇文章,恰恰是突破务虚的格式去务实,至少能在看过之后给人以启示和反思!
本贴由流水板于2003年5月14日11:19:09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