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如学京戏就像后来嫁给一个法国外交官一样偶然。然而就是这份偶然,奠 定了她的人生道路,使她成为一个熔铸中西文化于一身的人。很难想象,一个唱京 戏唱得那么传统的人竟也表演现代戏剧和现代舞蹈。

那是1972年,当时还在丰台区铁路第七小学上学的郑子如手拿红宝书唱了一段 "李奶奶痛说革命家史",便考上了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唱起了老旦。这一唱 便是7年。在毕业演出的时候,郑子如扮演了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也许郑子如的性 格与佘太君有些相像,郑子如一下子就被看好,以至于在第二年演出京剧《对花枪》 时,导演设计了剧中人物姜桂芳的108句唱词,这在京剧史上还没有过。自此,郑子 如从长安大戏院的首演开始,将一出《对花枪》唱遍大江南北,一出戏巡演了200多 场。

说起这些,郑子如便一脸的自豪。

终于,1988年9月,郑子如在北京举办了个人京剧专场演出。1990年又因演出 《目莲僧救母》而获首届政府颁发的文华奖最佳演员奖,这一年,郑子如恰好30岁, 成为该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所有这些,都成为郑子如京剧演出生涯中最辉煌的回忆。

或许是郑子如不安分的个性所决定的,就在她走红京剧舞台的同时,郑子如又 开始尝试现代戏剧。1985年,她与中央美院等几所艺术院校的学生们排演了一出现 代戏剧《舅舅的梦》,郑子如饰演女主角玛丽娅夫人。这是一出无场次、有伴奏、 舞台设计非常前卫的现代戏剧。郑说:"这次演出给了我完全不同的体验,我太兴 奋、太开心了。"

这种实验戏剧的生活将郑子如的舞台生涯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境地,也给她带来 爱情生活。然而,随着实验戏剧的中断,郑子如的个人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就在她 心乱如麻的那个冬季,她偶然结识了后来成为她先生的法国外交官卜来世(中文名)。 自此,郑子如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3年,随着卜来世工作的调动,郑子如 正巧受法国巴洛克现代舞团之邀,离开了中国,专心倾注于现代舞的表演。曾在现 代舞剧《流星》中担任主演,后又与日本东京现代舞团合作演出《没有人类的大地》。

当郑子如再次回到北京时,已多了许许多多的思考。为什么《杨门女将》中的 穆桂英60多岁了仍然是年轻少妇的黑发装扮?而《赤桑镇》里的嫂娘才40岁就要拄 着拐杖"残发"一扣就上场?为什么我们有芭蕾舞学校、戏剧学院、电影学院…… 而我们的京剧却没有走向世界?

于是,郑子如开始她的第二个个人京剧专场。她说:"我突然发现,我绕了一 大圈后,骨子里最爱的还是她---京剧。不过,我可能会对我演出的京剧场景灯 光做一些新的尝试。"

经过紧张的筹备,郑子如的京剧专场演出将于5月12日在人民剧场演出。剧目中 仍是郑子如的拿手好戏《对花枪》。不过,我想这时的郑子如与20年前的郑子如所 演的姜桂芳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北京青年报程铁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