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下的我很少和人吵架的,甚至很少人看见我发脾气。这倒不是因为性情好,实在是因为知道对面吵架,是超不出真理来的。我有个同事,以前受过"辩论"的训练,他说:"辩论根本不是要寻出是非曲直,就是胡搅蛮缠。"所以平时我根本不和人讨论什么原则性问题,因为以前讨论过,发觉根本没用。

后来上了网了,倒开始和人争论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了。因为我觉得书面的东西要比口头的严密,而且写东西也要比动舌头走脑子得多。不过我觉得文字因为直接触及事情的核心原则,因此一点苟且不得,所以往往在人看来,言辞未免过激了。不管怎么说,我终于开始了网上吵架的日子了。

网上吵架,只吵过京剧和古典诗词问题。诗词问题曾在"清韵"的"诗词雅聚"和人大动过肝火,后来发现,诗词问题没法吵,因为吵来吵去,归根结底是吵人生观的问题。而这类问题,倘使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发生极大的震动,是不会被几千字甚至几千万字说动的。古人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又曰:"一为文人,便不足观。"真是千真万确。当初之所以在"清韵"流连,是因为忽然发现那么多"同好"。于是想真心诚意地和大家讨论一些问题。但是也许一是自己脾气不好,一是好文者自身的缺陷,忽然发现自己白白浪费了许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争论的不过是一个字的好坏。至于大节,却又偏偏是多少时间精力也改变不了的。我终于告别了"清韵",虽然那里为我那些蹩脚的作品留了一席之地,但是我再也没有回去过。

更多的则是在京剧论坛吵架了。皮黄客的坛子,我勉强可以算来的比较早的访客之一吧。那时坛子特别清凉,几乎没有任何人冒过食火。后来访客多了,热闹了,火力也就旺了。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新鸟喳喳叫,老鸟也不免呱呱起来。最早吵的什么我可记不住了。我记得好象红豆少主来时大家关于小于老板和建建之优劣吵了很久。然后思惕楼来,好象也和什么人吵过。还有彭登仓和大不台仓吵过一阵什么问题来着(好象是现代戏问题似的?),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两家都是坛子上原有访客的化名。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是自己和何白兄吵架的事,原因是我小心眼,错会了人家的意思。后来通信致歉,于是书信往来,遂成神交。书信中也有许多是讨论京剧问题的,范围好象也挺广的。但是后来便都不讨论了,也许是因为意见相同者不必讨论,意见不同者讨论也无效。后来有机会见到何白的庐山真面,不过好象到了见面的时候,大家谁也不再正式讨论什么问题了,说说笑笑,开开心心。--范素轩就不这样,他好象总是抱着许多意见要去和人讨论似的,见了面也觉得他那么严肃,似乎是活在了问题世界里一般。

吵得最痛快,也是最厉害的一通。是和水底鱼争论"学人娱人还是娱己"的问题。那已经从京剧最后完全引申到人生观的问题上去了。也由此才知道,原来一切争论最终就是争的这个。我记得那次大致缺心眼子(鱼的师兄)站在水底鱼一边,而明心斋(我的师兄)则站在我的一边。我至今还是疑惑,师承真有这么大的影响么?最让我高兴的是何白兄是站在我一边的,而且我的意思,他几句话就能说的清楚明白。我这个人虽无甚能耐,但自视很高,不过在网上所认识的人里,我可真要"一生低首何白兄"了(不过关于李杜的争论例外,因为我觉得何白捧李白,性质和水底鱼捧小言一样,已经没理可讲了)。虽然和水底鱼的分歧始终没有调和,但是从性情上却没有一丝嫌恶对方的意思。因为我们各自描述的境界只有深浅之区别,而无是非之对立。鱼觉得我的境界在他的境界之前,我则反之,但是毕竟都承认对方的合理性。那次吵的真是好长!我把所有的帖子都保存下来了,时时看看,时时笑笑,真是有趣的紧。和其他许多吵架比起来,那次好象大家动的都是心神,而不是肝火。是以即使短兵相接,亦无一字于对方不敬。这样的吵架真是让人怀念。也只有这一次,才觉得真吵明白了点什么。--当然这样的吵架也是惹人烦的,因为占用京剧的地盘,却说出这么多和京剧"无干"的话来。我记得钟山就曾经在Q上问我:"有劲么?:("呵呵。

后来好象还和老唱片吵过,大家意气用事,也没有什么真的大不了的分别。后来见到老唱片的人,觉得如果真的有区别的话,也许可以说,是因为老唱片是有"家法"的,而我则是散木大樗,愿意自做"初祖"的(反门一脉单传,传到钟山是第四代:)--他又要骂了~)。其后老唱片也别开天地,开创他们的昆曲坛子"袅晴丝"去了。

还吵过什么架,我记不清了。反正我性情褊躁,点火就着。吵过的架真是不计其数了。

最后算一算,和自己立场差不多的人大概是何白(咱们是一伙的!)、珠帘寨主吧。水底鱼、思惕楼和自己大同小异。

不过吵着吵着发现,当初吵过架的人都不开口了(不是和我继续吵,而是也不好别人吵了),忽然自己也觉得厌倦了。是呀,所谓"吾道一以贯之",人的基本观点就是那么一点罢了,吵过几架,基本也就说清楚了。翻来覆去的折腾说过的话,有意思么(虽然新对方不知道)?大概是这个原因吧,何白飘然世外,思惕楼大隐于市。其实现在的言论,他们恐怕不赞成的太多了。然而他们知道,吵了白费力,千言万语,还要贤者自悟才是。况且人的生命多么宝贵,与其坐而论道,毋宁躬耕耘耔。生也有涯,何必造这拔舌业障呢?

不过戒酒的人,大半都是瘾大的人。至于日后是不是要旧业重操,那又非我今日所能逆睹的了。

本贴由反客生于2001年5月09日20:40:20在乐趣园〖戏曲文化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