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讯 天津的武戏可谓历史悠久,自有京剧以来,几代艺术大师都曾为它增添光彩。这些大师有的产生于天津,有的红在天津,有的落户在天津,长期活跃在天津舞台上,有的还在天津任教。大师们与天津的不解之缘,成就了天津武戏在全国京剧武戏中辉煌的地位。早年的尚和玉、杨小楼等,近几年辞世的津派武生两杆大旗——厉慧良、张世麟,他们都以自己对京剧的赤诚和执着,把自己从一名普通演员磨砺成各具特色的艺术大家。目前本市拥有的马少良、董文华,“天津四武生”——王平、张幼麟、王立军、董玉杰,以及曾在第一届全国京剧青年电视大赛上拿下金奖的后生黄齐峰,如此阵容,在全国首屈一指。武戏集唱、念、做、打于一身,有的艺术大师还加入一个“舞”,是一个综合体现京剧艺术的行当。天津的武戏,融南方的细腻精巧和北方的磅礴大气于一体,既有戏又有艺,因而培养和带动了观众的审美情趣。不仅舞台上的演员,就连武场的乐师们也有一批热衷的追随者。然而,近年来,武戏的锣鼓声小了,正常演出中戏码分量逐渐减少,电视晚会、茶楼加上新兴起的旅游文化,为弘扬京剧起到了一些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这些演出形式往往只挑选最精彩的片段呈现给观众,在向人们介绍京剧的同时,一出完整的剧目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被拆得支离破碎;特别是武戏,常常成了穿上人物服装的武术和杂技表演。如此一来,很难展示其应有的魅力,塑造人物和综合体现都无从谈起。有人把这种形式比喻为一把“双刃剑”。
剧目单调是戏曲界一个普遍现象,武戏也是如此。过去曾有上千出戏,而现在只集中在几十出。余叔岩当年留下了“十八张半”唱片,让后人得以相识这位艺术大师;而叱咤风云的一代武生杨小楼,限于当年的科技条件,只能“空留美名万古传”了。因而,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成了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重要课题。
翻看旧时戏报,文戏武戏常常平分秋色,而如今,武戏分量少得可怜,成本大套的武戏专场很难得见。一些武戏演员登台机会少,有人在4年中只演出了4场,其中还包括参加比赛。演员们说,舞台实践少,很难驾轻就熟,这样演心比身还累。当然,武戏一般要求人员多,开支成本大,也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日前举行的座谈会上,李荣威提起张世麟的艺术时说了三个字:“帅、脆、快”。刘连群则回忆说,当时张先生带着重病之躯,可端起大枪依然大将风度,那是多年研磨的艺术已与身体融为一体。陈绍武、董文华也说,那是对艺术的忠心不贰。如今,面对诸多诱惑,演员们能否做到依然故我?有多少人能依然对艺术顶礼膜拜?
打造津味文化品牌,繁荣京剧责无旁贷。武戏,这个曾在津门叫得响,在全国演得红的行当,快打起锣鼓,舞起枪刀,耍出八面威风吧。(记者 何树青)

(摘自 《今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