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历史研究对现实的意义与作用
以史为鉴,温故而知新,要想革新、发展京剧艺术必须 熟悉自身的历史。这不是因为现实有时和历史会使人感到某些惊人的相似,让人感到有趣, 而是要透过历史现象去探讨本质、阐明事物发展的规律,为今人掌握和运用。何况,京剧的 历史除了剧种生成、兴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所体现的戏曲发展的基本规律之外,其剧目与 表演艺术的创作还有自身的特殊规律。作为艺术史研究的成果,京剧史著更需要在后者上面 见功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京剧史研究上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已经成为一种崇尚的 学风。在我所见到的几种史著(刘静沅《京剧发展史简编》、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于 质彬《南北皮黄戏史述》、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与上海市艺术研究所编著的《中国京剧史》等 )及有关历史研究的论文(如《京剧史研究》、《徽班进京二百年祭》、《争取京剧艺术的新 繁荣》、《一代宗师》、多集的《京剧谈往录》等文集中所收的有关文章),大多不仅重视 史料的考证、征引,而且力求实事求是地阐发京剧艺术发展的规律。有的传著、论文中还有 不少独到的调查研究的新成果。在史著中,还读到一本《京剧厉家班史》(刘沪生、张力、 任耀翔),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京剧界的名班写专史,也就有了开拓研究新领域的意义。这 里还应该提到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张庚主编的《中国戏曲志》(丛书),以科学的体例, 记实的笔法,依靠北京、上海等各个省、市、自治区文化部门和戏曲专家的共同努力,在各 地的卷本中,收录了近代与当代京剧在当地流变,演出剧目、演出团体、著名人物及舞台艺 术革新的状况,为京剧研究积累了一批重要的资料。
对京剧理论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我对京剧理论的建设有一种直觉,而且越来越觉得就是这么 一回事。那就是说,它是从两个方面的研究入手而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构架的。一个方面, 是从演员流派的研究开始深入到京剧艺术理论与美学的研究,并取得成果。京剧演员流派的 出现,是演员艺术创作独创性的体现,也是演员艺术的个性化。流派就是艺术个性。它是在 近代历史环境下,京剧各个行当艺术发展到一定的、相当高的层次才出现的历史现象。演员 流派的艺术成就 ,代表了当时京剧艺术所达到的最高的境界。所以,顺应观众的好尚,京 剧艺术的理论研究也就顺其自然,从"说谭"开启了。演员流派的研究并非今日始,但流派 艺术研究的深化,大量的旧有的与新的研究成果得以集籍成书出版,则是当代的功绩。诸如 一代宗师谭鑫培和各个行当流派、名家的评论集、专著、论文的问世,就为京剧艺术通论、 美学专著及各个专业概论的研究、撰写奠定了基础。在有关京剧表演研究的专著与文章中, 最令我感奋的是那种鞭辟入里的"说戏"之作,作者明"理"有"情",有"神"有"形" 地剖析角色,真正把理论与"唱、念、做、打"结合在一起,而无空泛之弊。其对实践的指 导意义就不止是一出戏、一个人物的表演,而且启迪人们认识京剧表演的创作原则与"美" 的理念。有关京剧音乐的专著,在唱腔、伴奏与乐队(文武场)方面都有不少。从京剧声腔的 组成与渊源考证,京剧音乐形态的分析与论述,唱腔创作的原则、方法和演唱技巧的总结与 探讨,伴奏功能与乐队改革的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出,比起过去,研究工作已然深化,理论 水平也已空前地提高了。其指导京剧音乐创作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也已是有目共睹的事了。
京剧理论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与中国戏曲学学科的建设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关 戏曲总体研究的论著(通论、戏曲各个专业的理论专著、戏曲美学、戏曲论文及评论等),其 作用不论是从中国古代哲学还是西方美学的观点;是从现实主义、人民性的文艺理论还是古 代文论、曲论的论点来立论,若以严肃的态度分析研究中国戏剧(戏曲),著书立说,他们立 论的依据或征引的例证,不能说全部,但确有大部是出自京剧的。因此,戏曲论著的学术成 就,也就包含了京剧理论的成就与水平。遗憾的是,京剧艺术总体的理论专著还处于起步的 阶段,这方面有分量的著作极少。所幸的是读到一本《京剧精神》(蒋锡武著)。作者从哲学 、美学的高度论述了京剧艺术的历史成就、存在的价值,探讨了京剧的美学原则,结合现实发表了独到的、可行性的见地。这本书的长处,就是除了让读者加深对京剧的认识之外,还 引发你对京剧现状的思考。在方法上也体现出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在这里, 我还期盼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持,集体编撰的《中国京剧百科全书》,早日出版面世 ,并希望它成为京剧史论的佳作,代表一个历史时代的精品。
中国戏曲理论的建设,我以为应该以昆、高的艺术成就为主体建立"传奇"时期的戏曲理论 ,以乱弹诸腔与特别是京剧的艺术成就为主体建立"乱弹"时期的戏曲理论,这两方面的理 论成就,将结合并构成有着光荣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中国戏剧(戏曲)理论体系。其间,京剧研 究的地位与作用,研究者的历史使命,也就不言自明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