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刚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亮相的晋剧《范进中举》引来众多圈内人士的议论。尽管晋剧是一个70年未进上海的冷僻剧种,这台新编剧目也没有任何名编名导,演出却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剧中饰演范进的女老生谢涛,更是以其唱念做俱佳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由衷的热烈掌声,散场后仍有不少观众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回味。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台被一些观众誉为“上海舞台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好戏”总投资只有区区20万元,且由于资金不足,作品的创作时断时续,前后历时6年才完成?跟如今动辄二三百万块钱的戏曲大投资相比,《范进中举》的低投入高质量令人欣慰,“非大制作不能出精品”的戏曲界共识在它的面前发生了动摇。

大笔投资都花到哪儿了

“按正常开支,20万元新创一个戏其实是够的。但现在排一个新戏,大部分成本都花在名编名导和舞美灯光上了。”一位戏剧圈内人士对记者坦言。如今的戏曲院团排新戏,大多是冲着获奖去的,而戏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编导在圈内的知名度。翻开近年的梅花奖、文华奖以及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的获奖名册,得奖剧目的编剧和导演不外乎那五六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功利目的决定了功利行为,于是全国各地的戏曲院团齐刷刷聚焦“获奖专业户”,抬其地位,涨其身价。一个名编剧的稿费通常有8万~10万元,名导演则在10万~20万元之间不等,而那些大牌舞美灯光身价亦同样不菲。
然而高稿费并不必然产出高质量。名编名导们片约不断,在几个戏之间疲于奔命,甚至有“飞行导演赶场”的新闻。舞美灯光则极尽铺张豪华之能事。那位圈内人士称:“一个身价20万元的舞美设计,设计出来的舞台布景至少需要200万元的制作费;灯光设计也是如此,好像不挂上一两百个灯,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价值。”

《范》剧令大制作无地自容

名编导+名舞美=豪华舞台=获奖,各地戏曲院团创排新戏统一向这个定式看齐,奖是拿到了,戏曲的市场却萎缩了。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就曾感叹,斥资500万元的《牡丹亭》排成之后,一直苦于没有多少机会演出,因为每演一场,就需投入巨额的演出成本,剧团无力承担。有如此境遇的院团不胜枚举,很多新编剧目完成了获奖任务后便束之高阁,上百万元的投资空有炒作的本钱,对戏曲观众和市场培育毫无意义。
有识之士担忧,大制作的风靡不仅与市场规律背道而驰,也有违于戏曲的艺术规律。戏曲是一门以“表演”为核心的艺术,在大制作剧目中,观众最关注的演员往往失去了自身的表演空间,被导演的重重形式包装束缚了手脚。同时,名编名导长期霸占剧坛,更令年轻同行们欠缺锻炼的舞台,难有出头之日。
由于新戏的巨额投资都是政府拨款,故尽管弊病人人心知肚明,各剧团仍旧照做不误,因为得奖才是它们的第一要务。《范进中举》的出现足以令这些功利性行为无地自容。它也许无助于改变大环境,但至少能让人看到:一台新戏要有出路,本不必非在砸钱上做文章不可。(记者 潘妤)

(摘自 《东方早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