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文化扛起晋剧丁派艺术的旗帜——记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武忠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剧种中幅员最广、团体最多、最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代表性剧种。三四十年代,晋剧就名角辈出、流派纷呈,以须生大王,人称“晋剧须生泰斗”的丁果仙创立的丁派艺术影响最大。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丁果仙亲传弟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须生演员武忠,在传承和改革晋剧艺术的实践中,纵向继承,横向借鉴,广采博撷,刻意求新,注重突出晋剧的风格,不断开拓晋剧的新领域,使晋剧的传承、发展,更加适应时代审美的需要,而与时俱进。

一、科学探索准确定位晋剧男声独特唱腔

武忠14岁学艺,即拜在晋剧艺术大家张美琴和丁果仙门下,张派唱腔激昂、做派大方,丁派注重人物刻画的这些艺术特点,他都得大师真传。第一次登台亮相,就为广大观众所喜爱。17岁,他作为团里的重点培养对象随河北梆子剧团学习深造一个月,得到艺术大师王玉磬老师的亲自指教;18岁,他主演的《杀庙》为梅兰芳、周信芳演出;川剧大师阳友鹤、曾荣华亲自指导为他排演了川剧经典剧目《芙蓉花仙》……一座座艺术高峰被他个个征服,辉煌耀眼的金字塔基向他频频招手,他却经历了他戏剧生涯的一次尖峰时刻。正处于变声期的他,失去了戏曲演员最宝贵的好嗓子。

但武忠就是武忠,他不甘心。他要寻找时机,要重新思考,要找出一个能适应自己目前嗓音条件下的演唱方法,更重要的是如果能找到这个捷径,其他和他一样的晋剧须生男演员就都有救了。他总结得出:师傅丁果仙和张美琴都是女声,她们能在高音区充分展示自己,而男演员尤其是嗓子变声后,那样的高度实在无法企及。他研究琢磨河北梆子、川剧、上党梆子、晋中秧歌、北路梆子这些地方戏曲各自的唱腔特点,想到何不将这些优秀的音乐元素拿来丰富自己的声腔,以取长补短,进而更好地表达人物情绪呢?他给自己定位只能融化吸收而不拘泥模仿。他亲自设计《跑城》中“回想起当年的事一桩”这段二性流水一气呵成的唱段,通过较大的节奏变化与演唱时的感情处理,使这段唱腔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段,众多演员和票友、戏迷争相摹仿。新剧《齐王拉马》中田婴唱段“我一怨鲁国言无信”,这句唱是武忠吸取北路梆子四股眼帽子唱法,并巧妙地转化为晋剧的平板唱腔,形成他独具魅力的个性唱腔。《古城会》中关羽的核心唱段“勒马提刀珠泪掉”是平板夹板转垛板,经过他匠心独运的特殊处理后,这段乱弹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地域性等的特点,晋剧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固定程式,即采用高八度演唱,男女同唱G调,所有音符全在高音区攀爬,致男演员演唱十分吃力,一时期出现了晋剧舞台上主角由女演员独掌的失衡局面。武忠以晋剧丁派传统唱法为基础,融合兄弟剧种风格、韵味,在浓郁的传统唱腔中注入新鲜血液,科学地探索出一整套虚实交替,气息支撑控制有序的适应晋剧男须生的演唱方法,为男演员开辟了一条生路,使他在晋剧界获得“男演员的旗帜”的美誉。

从美学角度衡量,武忠的唱腔高低跌宕,起伏多变,大大地拓宽了晋剧声腔的多重表现力。虽然他的音色由于生理的原因并不很纯,也不太洪亮,但却舒卷自如,内涵丰富。在之后的不断改革创新中,他以一种沧桑感,将韵味十足的丁派唱腔,创造出更具魅力的艺术价值。

二、独具慧眼移植经典扩大丰富晋剧舞台

武忠学戏的行当是须生。1958年,川剧艺术大师阳友鹤、曾荣华亲自指导,为他排演了小生戏《芙蓉花仙》,风流倜傥的英俊小生扮相,即丰富了武忠的舞台形象,也为他日后移植其他剧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9年,他决心要排演《徐策跑城》。众所周知,这是京剧周信芳和蒲剧闫逢春的代表剧目,而武忠硬是凭着记忆和自己的想象,设计琢磨出晋剧版的《徐策跑城》。由于这出戏唱做念打俱备,很适合梆子戏演出,因此推出后深得城乡观众的喜爱。这出戏也成为他几十年来倾注全部心血的代表作,他汲取京、蒲剧营养,融化刀马旦、武术招数,以及有别于京剧周信芳、蒲剧闫逢春的表演,被专家誉为“山西的周信芳”,成为有着鲜明特征的丁派个性艺术代表作。《跑城》荣获中央电视台全国“牡丹奖”,帽翅功被上海东方电视台誉为“中华一绝”。

上世纪八十年代,太原市实验晋剧团晋京演出,京剧大师李万春将武忠收为关门弟子,天津京剧团厉惠良先生亲自传授他《古城会》。关公戏也称“老爷戏”,这种戏从气质、神威到功架都较为繁重,难以把握,以致长期以来此剧在晋剧界一直无人问津。武忠首开晋剧“老爷戏”先河,他丰富到位的表演与行如风立如松的扎实功底,将关羽大义凛然、不怒自威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准确到位,一出极富晋剧特色的“老爷戏”,使广大观众大开眼界,在山西省中青年调演中,受到了专家与同行的盛赞,荣获省一级演员奖。后来,他又在本戏《群英会》等戏中扮演了关羽,使晋剧“老爷戏”日渐增多,极大丰富了晋剧舞台。更重要的是,此剧的不断上演,一改往日女演员独霸主场的阴盛阳衰局面,标志着晋剧须生男演员从此走向舞台中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