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西铭矿剧场外,从外地专程赶来迎接剧团的民营企业家杨林海急不可待,他听着剧场内铿锵的锣鼓,不时向里张望。为了接演员,他已在这儿等候了近3个小时。
此时,剧场内座无虚席,山西晋剧院新改编的大型传统戏《富贵图》正在演出。一流的演员、崭新的行头、过硬的功夫,博得了阵阵掌声。73岁的张玉堂老人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好戏!好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晋剧了!”
晋剧院演出团团长祁爱斌走出剧场大门时,手中握着剧团的演出表,欣喜地说:“签约单位没有因戏价涨到8000元而减少,眼下剧团的演出已排满3个月,有50多场演出,这可是建院40年来从未有过的。”

晋剧也曾辉煌不再。晋剧团开门问计,得出“病因”: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名角分散,各自为政;市场意识淡薄

晋剧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在山西和黄河流域曾独领风骚。然而,和其他剧种一样,近年来,晋剧辉煌不再,跌入谷底。
2000年9月,排练3个月、耗资8万多元的历史剧《桐叶封弟》在山西省晋剧院开演。结果,2000多人的剧场上座率不到三成,仅演出4次便销声匿迹。之后,剧团转战农村,收入依然惨淡。翻开这一年的演出记录,全年演出场次不到50场,演员那云茂坦言:演不下去了,演得越多,亏得越多。
什么原因导致晋剧每况愈下?山西省晋剧院开门问计。2002年3月,他们从省内各地请来100多位戏迷和专家学者把脉寻诊。很快,病因查明:一是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一曲《打金枝》一唱就是20年,曲目是老面孔,演员也是老面孔;二是名角分散,各自为政,难以满足观众看好戏更要赏名角的心理需求。此外,市场意识淡薄,对观众欣赏水平和消费层次缺乏细化,在电影、电视、卡拉OK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的挤压下,晋剧市场空间越来越窄。戏迷刘来福老人痛心地说:“省剧团行头比不过私营剧团,好不容易来个名角,可喊两嗓子就销声匿迹。这样下去,哪留得住观众呢?”

整合资源,实行“一院两制”,激发了演员的积极性,也把越来越多的观众重新请回剧场

面对越来越小的市场份额,山西省晋剧院开始警醒。院长孙志勇说:“省级剧团再也不能靠降低身价来博取可怜的一杯羹了。”一场静悄悄的改革在晋剧院拉开帷幕。
如何把观众重新请回剧场?晋剧院在巩固农村市场的同时,重点培育城市市场。2002年年初,山西省晋剧院在太原市创办了“周末剧场”,每周推出优秀剧目和新创剧目,有意识地开辟、培育和巩固城市文化市场。不管是台下观众寥寥,还是喝彩声连连,他们每周必演,风雨不误。如今,周末看晋剧已成太原一景。
“周末剧场”不仅满足了城市人文化生活的需求,更为晋剧团创作新品、打磨精品提供了展演的平台。“我们不在乎‘周末剧场’能带来多少票房收入,重要的是我们将观众请进了剧场。有观众,我们的剧团才可能有发展。”孙院长深有感触地说。
整合资源,是山西省晋剧院打造名牌剧团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打破名角分散、各自为政的格局,将原来的3个晋剧演出团整编为省晋剧院青年艺术团和省晋剧院演出团,并大胆实行“一院两制”,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需求。
青年艺术团凝聚了省晋剧院一流的演员、名家,由院部直属管理,以担负重点剧目的排演和艺术革新为主,着力开拓城市演出市场,实行全员考评聘用制;演出团则实行租赁承包制,通过租赁承包合同,明确剧院与承包人、承包人与演职人员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两个不同结构的剧团,担负的使命和所服务的观众群也有所不同,因而票价也拉开了距离。“省晋剧院青年艺术团汇聚了全省一流的晋剧名角,让我们一次看个够,并欣赏到了晋剧精品,我们花钱也高兴!”许多戏迷满意地说。

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力求用传统的戏曲形式反映现代生活,使晋剧留住了观众

市场定位找准了,演员阵容整合了,院领导并没有轻松:“关键还得练好内功,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使晋剧长久地留住观众。”
《清风亭》是山西晋剧传统剧目中一部颇具影响力的剧目,深受戏迷们的喜爱。编剧张晓亚剔除剧中封建迷信等糟粕,着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将新时代精神渗透到紧贴生活的剧情中,使剧中人物更鲜活,情节更感人。该剧公演后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戏迷王义庆说:“这么好的戏,我们看了还想看,太感人了。”
剧团的主创人员还虚心听取观众“晋剧的传统道白听不懂,能否改为普通话道白”的意见,反复揣摩,力破陈规,在晋剧中采用普通话道白。与此同时,剧团还力求用传统的戏曲形式反映现代生活,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排练出多部反映现代生活的曲目。其中,反映老年人婚姻与家庭的现代戏《月缺月圆》上演后,戏迷们多次要求加演。去年腊月,省晋剧团不得不延迟放假,为观众加演了7场《月缺月圆》。晋中市一位名叫朱榆霖的老戏迷感慨道:“《月缺月圆》反映了我们城市老年人的现实生活,说的是我们的渴望,唱的是我们的心声,普通话道白听起来又不费力,这样的戏,我们爱看。” (罗盘王芳)

(摘自 《中国文化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