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翁国生的昆曲武丑戏《问探》
晓霖
昆曲中武丑应功的五毒戏久负盛名,极具表演特色。《连环记·问探》是其中最为吃重的一出融唱、做、念、翻、舞于一体的五毒戏,行内又称“蜈蚣戏”。近些年来,由于此戏难度大,功夫深,久已无人问津。这次文化部在江苏省举行的“全国中青年昆曲演员评比展演”中,浙江昆剧团的著名武生翁回生出人意外地反串主演了此剧,艺惊四方,一举夺得了由联合国和文化部颁发的此届展演最高奖——“促进昆曲艺术奖”,得到了众多专家和观众的赞誉。
《问探》是昆曲《连环记》中的一折,是以前昆曲武丑必学的开蒙戏。前辈艺术家在塑造剧中能行探子一角时,创造了许多载歌载舞形似蜈蚣的多姿造型,有一定的可看性和观赏性。但此戏与其他传统老戏一样,存在着唱腔拖沓,内容重复,节奏平淡的通病,致使演员在表演中常常陷入“吃力不讨好”的境地。刚刚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的翁国生是一个颇具创新意识的优秀昆曲演员,他对《问探》一剧进行了重新编排,改变了以往传统老戏程式化的套路,用崭新的演出结构来重组整个戏的表演流程。例如:他改变了吕布上场时四龙套站门充当“活道具”的旧程式,运用了宽大飘逸的四面飞虎旗来代表吕布帐下的千军万马,并且,在层层递进的戏剧进程中,让飞虎旗不断的进行有目的的旋转、移动、搭筑、起翘,旗身上融注了戏曲表演中极大的多意性和假定性,它们在探子向吕布票报军情时,根据曹军情势的发展翻飞齐舞,左右呼应衬托,时而意喻着吕布的营帐,时而代表着曹军的兵马,时而转变成祟山峻岭,时而又构筑成吕布军中的森严仪仗,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呈现出意象性的景物流动状,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极大的夸张性和写意性。翁国生还巧妙地运用飞虎旗的遮挡隐去吕布的身影,让扮演吕布的演员用画外音来询问探子,使探子的舞台表演更加突出,成为全场的聚焦。
翁国生塑造的能行探子从昆曲载歌载舞的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出发,吸收了众多的高难度武戏表演技巧,运用了“五毒戏”的夸张奇特造型,在短短19分钟的表演中,溶状物、叙事、抒情于一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为了表现能行探子疾走如飞的形态,翁国生苦练了一边急打脚尖,一边急舞探旗的高难度技巧,探子仿佛在山石树林中奔走如飞,由远处而来,生动的表演,急脆的唱念营造出夜色昏暗、军情紧急的舞台意境。当表现探子翻山越岭、飞速回营时,翁国生采用了“圈旋子360度连转”的武戏技巧,非常形象的用剧烈的舞台动作向观众揭示出探于此时此刻的焦急心情。翁国生在《问探》一剧中还很好地掌握和展现了昆曲武戏鲜明的戏剧节奏感,在四面飞虎旗的映衬下,探子由远而近,由缓到急,由慢到快,层层递进式地向吕布票报曹兵军情,昆曲的唱念做舞被发挥至极点,唱腔中《喜迁莺》的慢速,《刮地风》的中速,《四门子》的快速,是探子急迫心情的外化,翁国生把这种焦急心态的渐变通过表演节奏的张弛有加,松紧有落,非常有变化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舞台上,只见他双旗飞舞翻如翔鸿,高矮翻腾姣若游龙,扔旗、踢旗、串腕、绕脖、矮步、打跳等表演技巧得心应手,满台生辉,看得观众眼花缭乱,掌声时起,观众的观演激情随着层层叠进的剧情发展和翁国生精湛的表演流程不由自主地挥发出来,蔓延于整个剧场四周。
翁国生是一个基本功非常扎实的昆曲演员,他曾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和上海的“白玉兰戏剧表演大奖”。然而他没有在戏中“卖弄”他所掌握的高难度武功技巧,他恪守技为戏用,演戏就是演人物,《问探》中的“勾旗滚背滑叉接旗”、“抛旗蛮子接旗”、“跺子强背过旗”、“铁板腰转旗”等一系列旗与形体相结合的高难度技巧,都是为了体现探子机敏、迅捷的身手和职业特点,丝毫没有过火的迹象。他在《问探》中的导演思维和精湛演出都给人一种恰到好处的艺术感觉,翁国生确实已在艺术的执著追求中逐渐走向成熟!
(摘自 《中国戏剧》杂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