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无锡人,上世纪50年代到北京,先以戏剧评论驰名,后以《红楼梦》研究名世,为著名“红学家”。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宣布组建国学院,聘请年已83岁高龄的冯老任院长。冯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六七十年的学术底蕴,他善诗能文,挥洒丹青,晚年对中国字画的研究更显示他非凡的胸襟与学养。

让人更为倾心的是,冯老还是一位资深的戏剧专家,他对昆曲的戏码、曲牌如数家珍;对昆曲的名人、名角更了如指掌。我有幸认识冯老,是因为昆曲表演艺术家张娴的那本回忆录。写书整整两年,张娴曾多次谈及她与冯其庸先生和国风苏昆剧团的往日友情。

冯其庸先生比张娴小8岁,张娴于上世纪40年代初结识冯先生。那时正是抗战艰难时期,由朱国梁当班主的国风苏昆剧团流落到了冯老的家乡无锡前洲镇。冯老那时在读中学,剧场离学校很近,冯先生每天下午下课后就赶到剧院看戏,有时连晚饭也不吃,等看完了晚场再回家吃饭,所以“国风”当时演出的戏,他基本上都看过,特别是王传淞、周传瑛的《访鼠测字》,王传淞、张娴的《活捉》,张娴、周传瑛的《长生殿·小宴、定情、惊变、埋玉》等戏,印象最为深刻。“国风”在无锡前洲的时间不短,冯其庸天天去看戏,很快就与“国风”班子的人熟悉了,尤其是朱国梁、王传淞、周传瑛、张娴等主要演员。

1956年,冯老到北京已经两年,一天忽然接到朱国梁的电话,告诉他剧团到北京来演出,剧目是《十五贯》,希望冯先生能够去观看和指导,因为朱国梁担心南昆的语言和曲词北方人能否听懂,这出昆剧能不能在北京打响。冯老看了彩排十分激动,与朱国梁、王传淞、周传瑛说:“这个戏肯定能打响,语言和曲词不难听懂。”

在京期间,冯老在广和剧场还观看了“国风”的《长生殿》,周传瑛饰唐明皇,张娴饰杨贵妃。那日冯老恰好坐在前排,看得十分真切,他评价周传瑛的唐明皇风流潇洒,书卷气十足;而张娴的贵妃从唱念到做丝丝入扣,扮相妩媚、大雅,嗓音甜美圆润,“嗲”而不俗,加上优美的身段,使观众感到舞台上这两人的戏真是“如胶如漆”。至今回顾这一情景,冯老还感叹地说:“这样的杨贵妃,真是‘解语花’,这样的杨贵妃,唐明皇怎能不‘三千宠爱在一身’呢!这一场戏,岂止是绕梁三日,对我来说,是绕梁50年,因为从那场演出至今,恰好已是50年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这个杨贵妃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这样好的‘杨贵妃’了!”

1975年冯老因事来杭州,特意看望了传瑛和张娴,那时张娴60多岁,离开北京演出已20来年了。一场“文化大革命”使大家饱经风浪,见面后感慨万端。别时冯老赠诗两首。

为了给张娴那本回忆录增色,冯老特为之作序,但他嘱咐要看些张娴的资料。2007年3月的一个下午,我赶到北京通州张家湾芳草苑冯老寓所,开门的阿姨热情地迎我进去,冯老得知我的到来,从厢房迈步进入客厅。虽和冯老初次相见,却丝毫没有半点生疏之感觉,冯老慈眉善目,谈笑儒雅,精神极好,待冯老坐定后,谈话很快切入正题。我遵照冯老的嘱咐,准备了不少有关张娴的资料,其中包括一些历史照片和一张光盘,内有《长生殿·小宴、定情、惊变、絮阁》,虽图像不十分清晰,有些画面依稀难辨,但周传瑛、张娴那舞台风姿一丝不减。当我将张娴的录音放到冯老耳边时,冯老听后脱口而出:“噢!张娴的声音还是那么好听。”当他得知这本传记暂名为《往事如烟》时,连连摇头说:“勿好!勿好!”我忙解释说:“这好像刚刚出生的孩子,报了个户口而已,不作数,请冯老赐个好名!”。

冯老平时极忙,不时有造访者的电话,时间对冯老极其珍贵,很幸运,正因为冯老和昆曲的情缘,我才可能零距离与冯老对话,聆听他对当代文化艺术的真知灼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