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旧曲新唱寻找青春传承
“牡丹亭上三生路,一往情深逾死生。幸有才人椽作笔,死生至爱遂鸳盟”。日前,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刚刚在上海舞台圆满落幕,自称“昆曲义工”的作家白先勇在复旦大学百年庆典之际开设了昆曲讲座。
“青春版”《牡丹亭》由白先勇主持制作,联合大陆、香港、台湾的80多位艺术家携手打造。冠以“青春版”之名,是因白先勇把该剧的着眼点放在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人身上。
白先勇称昆曲是“中国最美的艺术”,也是他的一生最爱。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国际认定及高度评价。但是,这一“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在我国当代社会中却面临困境———被称为“百戏之母”的昆曲正面临后继乏人、观众流失的严峻挑战。
“昆曲?太陌生了,好像老年人才会喜欢吧。”某大学大三学生贾婷说。贾婷称自己是音乐爱好者,最喜欢的歌手是周杰伦。她虽从未完整地听过昆曲,但还是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不可能喜欢昆曲。在当代大学校园里,像贾婷一样对昆曲陌生、淡漠的大学生占大多数。
“昆曲本是大众戏曲,由于时代变迁,观众渐渐稀少。这一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剧种不该在时代中隐退。而昆曲如果没有大学生的关注,前途将会是黯淡的。”白先勇在讲座中说。
如何让沉醉于流行音乐的年轻人接受和喜爱昆曲?白先勇打出了“美”字牌。“昆曲要吸引青年人,不能光靠‘青春版’三个字,要靠昆曲本身的魅力。”
首先在剧本选择上,他们选取了昆曲最著名的曲目《牡丹亭》。此外,按照“尊重古典但不因循古典;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的原则,对原剧本只删不改。将全剧55折精简为27折,分为“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等上、中、下三段。改编后的“青春版”《牡丹亭》清新流畅,主旨集中于歌颂青春、爱情和生命的美好。同时,昆曲往往“无歌不舞,无舞不歌”。“青春版”《牡丹亭》唱一句就会配一个优美动作。台上的杜丽娘和柳梦梅缠绵起舞,互诉衷肠,台下的年轻观众看得如醉如痴。舞美设计则选用200多套苏绣和手绣的戏服为背景,美轮美奂的场景赢得了一片喝彩。
白先勇说:“是古典之美,打动了年轻的心。”
从去年起,白先勇即随“青春版”《牡丹亭》开始了全国高校巡演。北京、天津、南京……演出受到了各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迄今为止,“青春版”《牡丹亭》已演出11轮,共计33场,几乎场场爆满,而且70%左右的观众都是青年。一些高校的戏曲社团成员,甚至为了研究昆曲,跟着剧团各地跑。
“我们的内心里总难免有一种文化的飘落感,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在这个世纪曾被连根拔起,伤得不轻。”白先勇在昆曲讲座时说,“或许我们已经到了对传统文化开始回顾的时代。大学生的内心潜伏着对传统文化的美的渴求。而‘青春版’《牡丹亭》则撞到了这个好时机。”(记者
林蔚)
(摘自 《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