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巴蜀鬼才”之称的著名剧作家魏明伦日前在南京称,传统戏曲市场的冷清主要原因来自“台下”。他认为,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娱乐的多元化的趋向,决定了戏曲生存现状只能是“台上振兴,台下冷清”。不要说80后和90后,即便是中年人,也对包括戏曲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抗体”。

应该说,魏先生讲的确实都是实情,现在的年轻人对戏曲感兴趣的的确不多,但由此就把问题全部归结为“台下”似乎也不够全面。因为观众的兴趣,尤其是年轻观众对传统戏曲的兴趣,也需要有一个培养的过程。而这种培养并不能靠说教,靠空口说白话,埋怨、指责也于事无补,重要的在于拿出勇气,对传统戏曲进行改革,推陈出新,在保持其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尽可能适合当今观众的欣赏口味。

这不由得使人想起著名作家白先勇,他打造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各大校园引起轰动,还曾全球巡演。昆曲在戏曲中可谓传统中之传统,而竟然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原因就在于它是针对这些莘莘学子的口味“量身定做”的。最近,继《牡丹亭》之后,白先勇又在打造新版《玉簪记》。他希望全国大学生都能来看昆曲,实现“曲高和众”的目标。他表示:只要能拉那些没看过昆曲的年轻人进剧场,他什么都愿意干。

由此可见,要想让“台下”热闹起来,就需要我们付出很大努力,大胆改革创新,既保持优良传统,又尽量满足当代观众的欣赏需求。这不是迎合,而是一种适应。适者才能生存,有生存才能有发展。在最近举办的中国评剧艺术节上,一出《仁义胡同》受到青年观众的热烈欢迎,但在评奖时却未获得最重的优秀剧目奖,据悉,个别评委和青年观众之间的看法判若冰炭。这也说明:戏曲冷清,问题看似在“台下”,实质还是在“台上”,而归根结底还在于我们有些戏曲工作者头脑里多了一些陈旧的传统观念,少了一些革故鼎新的意识!(王亚恒范艳红)

(摘自 《河北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