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届昆剧艺术节2000年春在苏州举办期间,我有幸观看了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根据同名南戏改编演出的昆剧《张协状元》。该剧剧情大意是:四川书生张协,赴考途中遇盗,衣食无着,被借居古庙中的贫女容留。经热心的村邻大公撮合,张协与贫女结为夫妇。张协赴考中状元后,抛弃了贫女。后张协得知贫女被顶头上司收作义女时,表示痛改前非,最终夫妻团圆。剧情并不复杂,但该剧是南戏的代表剧目之一,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目。永嘉昆剧(永昆)既是昆剧的一脉支流,又是南戏演化发展的产物,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永昆行腔明快流畅,表演质朴粗犷,生活气息浓郁。听着《张协状元》的唱腔,是昆剧;念白为中州音加普通话(有点生硬)。表演很独特,既有昆剧的,也有当地民间小戏的成分,还有说不出哪来的,似曾相识。有点像福建的高甲戏、梨园戏或莆仙戏。这也难怪,永昆的流行地域为浙南与闽北,与福建的许多地方剧种交往甚多,相互借鉴影响自然不会少。永昆与这些剧种最相似的一点是,它们都与宋元南戏有着血缘关系,保留不少南戏表演形式。

《张协状元》演出时直接与观众交流,让人感到质朴、诙谐,这与永昆长期植根于广大农村、乡镇,与观众紧密联系有关。以简单演绎复杂,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通性,古琴、竹笛、围棋、水墨画,乃至戏曲,莫不如此。该剧舞台陈设非常简单,不仅没有变换离奇的灯光、布景,全剧演下来甚至连一桌一椅都不用。这给当今许多所谓的编创新秀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大课。这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戏。没有乱七八糟的舞台背景,难道就排不出好戏吗?请看《张协状元》,生动的语言,富有韵味的表演,紧紧地抓住了台下观众的心,这是真正的成功。不管你是梅花奖、文华奖,不管你是新创还是改编,谁能编得像《张协状元》那样那样既能在城里大剧院上演,又可走街串巷演出,就算真正的好戏。《张协状元》完全可以作为样板,成为今后编演新戏的楷模。

该剧不仅用具简单,用人也精简。全剧十二个角色仅由六位演员担当。女主角杨娟一人分演贫女、胜花二角;另一演员分演大公、祗侯、强盗乙三色;最多的是小二、枢密使相、强盗甲四角色由一人承当。他们是演一人是一人,决不相似,可谓功夫到家。

该剧继承了南戏诙谐、荒诞传统,显得生动活泼。比如剧中有几次"入座"的情节,有的是以人代椅,有的干脆是"虚坐",而且还转过脸来向观众交代这个"温州方言"的含义。诙谐穿插,随处可见。又如,第一场扮演小二的演员,下一场又扮演枢密使相,上场后从角色中间离出来,面向观众解释"我现在不是小二了,已改演枢密使相王德用了"。在舞台上,有时演员为了取得间离效果,有意取下髯口,给另一位场上演员拿着,向观众解释完了再戴上继续做戏。剧中的庙判和庙鬼,一净一丑,是一对活宝,他们穿插在内,既是剧中角色,又不时游离出来,兼报幕、旁白、解说作用。他们一会儿用剧中语言,一会儿又用现代语汇,生动有趣,给整剧增添不少气气氛。这些表演手法值得欣赏,值得借鉴,值得继承发扬。

(原文发表在内部交流刊物《戏友之家》第19期,转载于中国昆曲研究会《兰》6、7期合刊,2001年7月。)

咚咚锵鸣谢作者供稿

昆曲站点推荐:《袅晴丝——中国昆曲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