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连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不能够记录下来,不能够传承下去,恐怕更加没有出息,更加没有竞争力。抢救,能够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能够给我们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最近,冯骥才把多年绘画的精品义卖所得358万元,无偿捐赠给民间文化保护基金。冯先生说,他的偶像是精卫。他要用精卫填海的精神,抢救和保护我们每一分钟都在消逝的传统文化,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他说,当这些画从墙上取下来的时候,自己有家徒四壁的感觉。但是,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流失到“家徒四壁”,才是真正的悲哀。
透过这个事实,我们是不是看到了一些并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如果冯先生进行的是“一个人的战争”,那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剧。现在,文化的浮躁心态愈来愈极端。大家往往对大制作、大场面的“大创新”更感兴趣,但是对不断在消失的文化,却没有多少人在真正地关心。许多民间文化大师生活得非常困难,许多民间文化遗产已经后继无人。
冯先生知道,传统的文化,能够抢救一点,就是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多了一份记忆。他的小说当然重要,但是远远不如抢救那些正在消逝的民间文化遗产重要。
是的,就拿昆曲来说,从昆曲被列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国家专门建立了保护基金,对昆曲的抢救与传承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钱主要被用到哪里了?可能用在补助昆曲院团的运转上了,用在鼓励创新上了,花在这些方面的资金远远大于支持抢救。有人统计,流传下来的昆曲的剧本有3000多个折子戏,老一辈的演员可以演出的大概有400多个,年轻的演员只能够演出其中的100多个。每一年都有老演员离开这个世界,同时也带走了他们的演艺和绝技。这些是永远不可能再生的。
为什么不能够由国家花钱,把他们集中起来,用过去昆曲传习所的办法,一个一个的折子戏来恢复、传承?把老艺术家的讲述、演唱、行头、器乐等原生态地记录下来,让他们手把手地带徒弟,带的过程也原生态地记录下来?甚至连徒弟的演出也全部录制下来?冯其庸先生早就说过:“中国的戏曲如果灭亡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就灭亡了一半或三分之一;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其中必然包括独立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基础”。
其实,类似昆曲的东西非常多。古村落也是每天都在消失。谁能够讲得清楚,我们到底还有多少古村落?民间手工技艺的消逝也是加速度进行着,刚刚授予的民间工艺大师、传承人就有几位离开了我们,同时也带走了他们的手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我们的灵魂不能这样流失,我们的精神不能这样消弭。由此,我更加敬重冯先生的行动。他是用自己的努力教导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不能够说创新不重要。一个没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民族,同样是一个没有出息、没有竞争力的民族。但是,如果我们连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不能够记录下来,不能够传承下去,恐怕更加没有出息,更加没有竞争力。抢救,能够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能够给我们的空间已经不大了。(朱永新)
(摘自 《新京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