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讯 一直以来,昆剧给人的感觉是“孤芳自赏”、“曲高和寡”。但日前在逸夫舞台举行的两场张军昆剧专场演出却出现一个奇迹:不仅票房火爆,不得不卖加座,而且场子里七成以上的观众都是年轻人。
演出如此“火爆”,其实与上海昆剧团的艺术工作者们长达10年的不懈努力分不开。团长蔡正仁认为,时代在变化,昆剧如果不思变革,固步自封,纵有再高的艺术价值,也只能成为博物馆里供人凭吊的遗物;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青春常在。从运用现代舞美方式的全本《牡丹亭》,到新编历史剧《班昭》,再到青年演员担纲的新人版《司马相如》,多年来,上昆寻觅青年知音的热情始终不减。功夫也果然不负有心人。
上昆的青年演员张军是热心向青年推介昆剧的先锋。他不但有较全面的艺术素质,更有一种先进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有过一段在流行乐坛和昆剧舞台之间游移的经历,使他对当代青年的艺术欣赏趣味有更深的了解。他在1998年底策划和组织出一台“昆剧走近青年”的节目,3年来,这台节目让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与昆剧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其中许多人后来喜欢上了昆剧。
昆剧,也包括传统戏曲,为什么与青年观众有那么大的距离?原因只能从传统戏曲本身去找。许多院团并没有像昆剧团那样去主动迎合青年一代的观赏口味,排出的戏码仍以老戏、折子戏为主,青年观众不愿看,你再说“高雅”也没用。一些传统戏曲的青年演员只懂把一招一式学得“像”,很少考虑现代青年接受不接受。传统戏曲如果这样“传承”下去,纯粹为技巧而技巧,又如何具备吸引新一代观众的艺术魅力呢?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年观众走进昆剧演出的场子,是值得庆贺的。但前面的路还很长,说昆剧已经走近了青年,还为时过早。昆剧的美丽与优雅需要更多的人来分享,而更多的知音需要更艰苦、更坚持不懈地寻觅。传统戏曲工作者必须面对这一现实,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粹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普及工作。(记者
吴海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