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长生殿》首次在上海亮相,逸夫舞台的剧场内年轻面孔不少,很多都是冲着叶锦添的名头前来看戏的“新生观众”。然而,这部力求完全恢复昆曲原貌的“复古”作品,似乎并不考虑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在3个晚上9个小时的“马拉松”演出面前,能够坚持到底的观众恐怕很少。在剧场内,不时有观众中场开溜,而更多的时候,则是观众倒头大睡、甚至鼾声大起的场景。而正是这部文物价值大于观赏价值的作品,月底还要去交大等高校演出,并将在世界巡演。有圈内人士担忧,《长生殿》究竟是要拯救昆剧,还是要吓跑那些从未看过昆剧的年轻人呢?

恢复传统和观赏性的矛盾

《长生殿》是台湾石头出版有限公司的企业家陈启德投入上千万元巨资,与苏州昆剧团共同制作的。该剧总导演是被昆曲界称作“保守派领军人物”的顾笃璜,在他的思路下,《长生殿》要完全恢复传统戏曲表演样式。剧本遵循只删不改,将原有的50折缩减至28折,曲谱则完全遵照考据,保留下来的折子戏的程式也未做改动。在唱腔上,更要求演员保留昆曲一唱三叹的吐字发音。
舞台面貌同样“复古”到底:尽管请来了叶锦添这样奥斯卡金奖设计师,但台上只保留了古戏台“出将”、“入相”两片掀帘及一大片守旧(指传统舞台上的衬幕),而且3天的演出“一景到底”,只移动一桌二椅等相关道具。并且,舞台上道具搬动及演员进出也由两位检场专司。乐师更复原曲家“清曲”型式,众乐师面对一长桌、上置曲谱,环绕而坐。 和这些“昆曲传统”并存的,是《长生殿》冗长难耐的节奏。由于没有任何导演手法的介入,9个小时的全剧完全没有“主要场次”和“次要场次”之分,从某种角度说,《长生殿》并不是一部完整的“戏”,而更像是“传统折子戏”的串联。有专业人士说,“折子戏串联”未尝不可,但这需要有一流艺术家的支撑。而《长生殿》的演员阵容,早在北京演出就已备受质疑,一些媒体也评之为“原貌有余,表演不足”。

炒作应顾虑昆剧观众培育

不可否认,这样的演出形式,从文化意义而言,是很有价值的。顾笃璜自己也说:“《长生殿》不只是昆曲,它所要呈现的视野不只是传统昆曲作为,而是一个视觉艺术大系,更是一份可以长期建设的艺术工程,是中国人重新找回文化个性的凭证。”有昆剧界人士称,这部戏如果放在昆剧博物馆或者古戏台演出,是十分适合而有味的。
然而,在承担文化价值的同时,要这部以牺牲艺术欣赏性为代价的《长生殿》担负起吸引“新的昆剧观众”的使命,未免有些自相矛盾。一位复旦的学生观众就在她的博客上如此描述观剧感受:“轰轰乱乱的上半场结束了,灯亮的时候,我满心欢喜地以为结束了,没想到字幕是‘休息十分钟’,而最终我们就趁着休息开溜了。”更令不少人担忧的是,在关乎“叶锦添”的那些声势浩大的炒作之后,很多不知昆剧为何物的年轻观众确实走近了剧场,而他们眼前的这台演出,真的能让他们再一次走近昆剧演出吗?
有业内人士指出,《长生殿》和《牡丹亭》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制作理念,昆曲剧目也固然需要炒作。然而,每部作品都应该有其定位,不要只顾眼前的热闹,忽视了将来的观众培育。

(摘自 《东方早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