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人,无论换上“红楼”中的面孔(左图)还是登上昆曲舞台,希望事件的最终解决能归结于艺术而不是意气之争
随着经典翻拍热的愈演愈烈,由浩浩荡荡的“红楼海选”开始,《水浒》、《西游记》等尾随的全国选角行动,几乎演化成一场浩大的全国年轻演员“普选”工作,在降低电视剧制作成本的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新鲜面孔。在这场“普选”中,不但各大影视学院成为提供新鲜血液的主力军,就连素来低调的戏曲院校也未能幸免地被扯入其中。
继“越女”李旭丹在“红楼海选”中崭露头角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昆曲专业班的李沁也于近日入选李少红版电视剧《红楼梦》,并敲定出演少年版薛宝钗一角。与此同时,围绕李沁未来发展及归属的问题也滋生了不少传闻。由于李沁所在的“昆五班”是受国家补贴、定向为上海昆剧团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所以她的去留不仅关系到完成戏曲学业,还牵涉到“非遗”传承人才的流失问题。
1 传闻 李沁弃学要“跳槽”?
就在李沁入选“红楼”、“闭关”备战的同时,她和上海戏校“闹僵”的传闻也不胫而走。与李旭丹在入选时已是某越剧院在职演员不同的是,李沁现在还是戏校学生,且就读于国家委培的专业昆曲人才班之一的“昆五班”。
昆曲位居世界“非遗”项目之首,而近年来国家对于昆曲的传承和保护也是不遗余力。李沁等学员就是为了完善上昆的演员梯队,避免昆曲人才脱节而由国家出资专门培养的。据悉,这批学员在获得国家补贴学费的情况下,将在戏校学习十年一直读到本科,然后进入昆剧院团工作。而即使他们不能考进大学,昆剧团也将照单全收。此外,为了让他们从小受到良好的昆曲熏陶和教育,上昆派出了包括蔡正仁、岳美缇、刘异龙在内的一批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以最强的师资力量培养他们。
记者从部分戏校老师处得知,由于“昆五班”的特殊性,所以学校起初并不同意李沁擅自出外拍戏。而后由于家长几度来校“协调”,并保证不论是否入选“红楼”剧组,孩子都一定会回校完成学业,学校这才同意放人。也有老师指出,学校之所以最终无奈放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李沁等都还只是学生,既未和剧团有所谓“合约”,也没有和学校签约,不论是学校还是剧团对她都没有制约性,即使学校强留也留不住,顶多让其退赔部分学费,最终还得开门放人。
2 澄清 她仍是在校生,选角受到学校认可
对于这些传闻,戏校校长徐幸捷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并不担心李沁会一去不回:“不管外面怎么说,李沁现在还是戏校的学生,她自己在外面接受采访时也是这么说的。我们之所以不愿多谈这个问题,是本着爱护关怀学生的角度出发,《红楼梦》的拍摄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剧组来选角本身也是我们戏校认可的,如果真存在所谓的合约问题,我们就不会同意剧组进来挑人了。更何况出于对学生的考虑,我们觉得参加‘红楼’的拍摄能够丰富李沁的文学修养,对她将来更好体会昆曲人物也是有帮助的。”
尽管徐校长的回答有信心,但“学生在就学期间获得良机而中止学业”的情况在影视学校已是惯例,如果遭遇这种情况,学校有何应对措施时,徐校长并未正面回答:“我觉得现在根本没有必要谈这个问题,李沁是钟爱昆曲艺术的,她再三表示一定会回来完成学业。更何况媒体报道这些事对李沁影响也不好,现在还不知道她能不能获得导演的认可呢!至于你提到的什么措施,等以后有了这些情况再讨论不迟。”
3 争议 亡羊补牢或是防患于未然?
和学校方的镇定自若相反的是,作为这批人才的接收单位——上海昆剧团并不这样简单地看待这个问题。上昆副团长、优秀青年演员张军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担忧:“我们谁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状况发生,我们之后的‘昆四班’、‘昆五班’都是国家委培的人才,将来是要接班昆曲的,这批人才原本数量就不多,如果再中途去拍影视剧,那不单是昆曲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毕竟昆曲是世界‘非遗’项目,也是国家宝贵的传统文化。”
“现在虽然不能肯定李沁不回来了,但这样的事情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完善我们的制约机制,以避免戏曲人才的流失,对我们或者是戏校都是一个新课题。”张军坦言,“我自己也是唱昆曲的,我明白在面对外界(包括影视)许多的诱惑,要沉下心来坚守对昆曲的执着有多艰难。不论是以合约还是用别的途径来采取制约都是必要的,与其将来亡羊补牢,不如现在防患于未然。”
张军接受采访时,上海昆剧团正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他表示此事已经引起了包括团长郭宇在内的部分领导的重视,回到上海后他们将和戏校共同展开讨论如何完善保护昆曲人才的制约机制问题。
【事件回放】
此次被李少红一眼相中的“薛宝钗”李沁,是上海戏校“昆五班”的在读生。由于长相清秀俊美、嗓音清甜,且从小受到王英资等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的教导和熏陶,具备良好昆曲功底的李沁小小年纪就在昆曲小辈中脱颖而出,并已和“昆四班”的师姐们搭档亮相,成为上昆十分看好的闺门旦的“苗子”。
也正是因为昆曲的熏陶及浑然天成的古典气质,让李沁一跃成为李少红的“心上人”,入选《红楼梦》薛宝钗一角。在此前接受记者访谈时,李沁坦言,自己之所以没有经历其他演员那样的波折,也许正是因为自己学戏曲的关系,因为《红楼梦》本来就需要演员有古典气质。就连《红楼梦》的美术指导叶锦添也坦言:“李沁的戏曲底子是一个很大的助力,让她来演薛宝钗会使观众产生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记者手记·传统戏曲如何应对影视挖角
由于李沁的去留引发“非遗”项目——昆剧传承和保护的问题,因此也将“面对影视市场的‘挖角’,戏曲如何留住人才”的课题重又拉回人们的视线。在记者采访了上海昆剧团、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的相关专家和老师后发现,针对这个争论也呈两派意见。
有专家表示,“面对市场严酷竞争,被人们视为‘象牙塔’的戏曲院校显然无法独善其身,戏曲人才转投影视现象已屡见不鲜,学校应当制定或是完善制约制度,避免流失情况再次发生。”
也有专家表示:“不要狭隘地看待人才流动的问题,从广义上来说,不论是在哪个艺术领域,国家培养的都是国家的人才,不见得非得在某一块土地开花结果。”
记者走访戏校时,有部分老师对李沁出外拍戏表示了担忧,生怕这为“戏曲苗子流于影视”起了个坏头。有位老师表示:“委培生即国家定向培养的学生,在他们整个学习过程中,国家出资出人给予了大量物质及人才的帮助,因此他们对于国家也当肩负一定的义务及贡献。像现在这样没有合同制约,学生一旦离开学校毫无办法,这是非常糟糕的。”
对此,戏曲表演艺术家、著名川剧演员田曼莎则持不同看法:“为什么总要狭隘地看待人才的正常流动呢?难道说李沁去拍了电视剧就不是人才了么?她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不论以后是唱昆曲或者是演‘红楼’,都还是国家的人才。”
戏校校长徐幸捷的观点则更为超脱:“一个演员要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心就必须植根这片土壤,如果她的心散了,即使留住了人也没什么用。更何况再高明的制约制度也有应对之法,如果她真的要离开,或者赔钱或者耗点时间,总是会走的,怎么留都是留不住的。”(记者 朱渊)
(摘自 《新闻午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