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大学生不熟悉京昆剧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约七成上海大学生并不了解中国传统戏剧,对昆曲、京剧“不熟悉”。此次调查是在今年暑假期间,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实践队”历时一个月完成,共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发放抽样问卷400份。统计表明,大学生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情有余、实践不足”。
在问及“你熟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与日常生活较密切的民间风俗,如龙华庙会、赛龙舟,以49%的知晓率居首位,而传统戏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曲艺、中医药等无一超过三成。是什么使大学生“疏远”了民间艺术?调查者分析,了解渠道的缺乏是主因。61%的被访学生从未听说今年6月的上海民间工艺博览会,83%从未参观过类似展览会,53%称对民间工艺不感兴趣是因为“没有机会和途径接触”。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了解文化遗产通过媒体,单一、被动。其实,学校、社区、民间手工艺者都可创造机会,让大学生更多接触祖国传统文化。
当问及“作为大学生,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是什么”时,64%的同学选择“宣传知识、增加社会关注度”,22%的同学“愿意亲自学习并成为传承者”,选择“没有责任”的仅5%。由此可见,尽管熟悉程度不够,大学生对于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有很强的责任感。同时让人欣喜的是,逾七成大学生表示“对其有兴趣”,认同民间艺术“遗珠”的价值。
发起者之一、上外学生王艺璇认为,大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了解多深、热忱多高,将直接决定他们在未来保护传承中发挥作用的大小。“我们希望借此调查,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积极、主动的‘文化使者’。”(实习生/吴洁宇
记者/张炯强)
(摘自 《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