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活化石”

古老昆曲艺术继承是基础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名列榜首,这是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肯定和赞赏,也是对于这门伟大艺术有可能濒临消亡的一种担忧。我作为一个年轻的昆曲人,在感到骄傲自豪的同时,更应思考如何将这一“活化石”保护好、传承好,并继续发扬光大的问题,确实是任重而道远。

上海昆剧团曾被誉为“第一流剧团、第一流演员、第一流剧目、第一流演出”,我们拥有蔡正仁、岳美缇等十多位“国宝级”的老艺术家,这是上昆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青年昆剧演员得天独厚的优势。昆曲是口传心授的艺术,目前,我们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传统戏的数量还十分有限,需要我们更加刻苦、执着地钻研和练习,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时刻鞭策自己,才能将“遗产”更好地继承。

发展现状

年轻从业人员创新是关键

中国的传统戏曲,普遍存在着青黄不接、市场不佳的尴尬局面,昆曲曾经有过的辉煌也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成为历史的记忆。确实,我们面临的现状并不乐观。如果说,继承是昆曲发展的基础,那么创新,便是昆曲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对于“中国戏剧美学最高典范”的昆曲来说,我认为的创新,首先应该是普及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老师们常教导我们说,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我想,生活上的清贫和练功时的寂寞我们固然可以忍受,但是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是不愿意忍受舞台上的寂寞的。曾几何时,当舞台上的演员多过台下的观众,面对寥寥的掌声和一片白发的观众,说我们不难过是假的。我们需要与我们一般年龄、共同成长的观众,古老的艺术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它一样可以焕发青春的光彩。因此,如何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还记得十多年前,当我们试图走进校园去表演,不知道多少次被拒之门外,但我们不愿就此服输。1998年,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策划了主题为“昆剧走近青年”的大型普及互动晚会,让学生们在欢乐的90分钟里了解昆曲的点滴。如今,“昆剧走近青年”已上演了二百多场,足迹遍布了几乎全市所有的大中学校,也成为“高雅艺术进校园”最受欢迎的品牌演出。

时尚普及

贴近当下进行针对性市场运作

如果说,普及演出旨在培养潜在观众的话,那么有针对性的创新传播手段,贴近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口味,是开拓昆剧市场、抓住目标受众的核心。

我一直认为,我们一定不能再停留在“演员爱演不演,观众爱看不看”的初级观戏阶段了,而是要主动出击、创造需求、引领消费。上周末,我们刚结束了京昆中心成立以来,上海昆剧团的首个重量级演出季——“仲夏昆之梦”,而其中的“七夕情未央——昆剧爱情喜剧三部曲”的策划,就得到了众多年轻观众的青睐。我们不仅在戏码上选择了初次接触昆曲较容易接受的传统喜剧作品,还选取了七夕这样的传统节日,来唤起年轻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创造了一种节日消费的可能性,同时,以现代审美的角度来创意和设计演出的主体视觉、宣传口号和衍生产品等,以求更契合年轻人的口味。此外,演出也很有效地尝试了一次市场化运作,获得了社会企业的支持和投入。在宣传上,除了传统的平面媒体手段之外,地面活动、商场展台、户外广告、网络、电台、时尚杂志,甚至是出租车上,都可以看到演出的相关信息,以最大程度拓展传播的渠道。虽然最后在剧场看戏的观众可能只有不到2000人,但“七夕情未央”的策划成为了这一个月来受到沪上年轻人关注的文化事件和热点话题。而演出现场观众热情火爆场面也令我们感到欣慰和鼓舞。我们还正式推出了“兰韵雅集”上海昆剧团会员俱乐部,这也是全国首个专业类的昆曲俱乐部。

当然,有了更有效的传播手段,适时地进行新剧目的创作,也是对我们当代昆曲人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发挥年轻人独特的创造力和创作激情,在打好扎实基本功的前提下,积极地开发新剧目的建设,包括重排经典传统戏、创排新编剧目和编排独特样式感的剧目等。我们曾经排演过的小剧场版现代昆剧《伤逝》和七夕不插电版昆剧《长生殿》都取得了一些突破和成绩。

畅想未来

面对外来挑战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2010年中国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平台,也为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昆曲作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将有机会站在面向全世界的舞台上进行展示。我们立志要把上海的昆剧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国际知名文化品牌”。我们要努力开发昆剧的产品设计,面对国内同行的激烈竞争,立足上海本土及长三角的广阔市场,打造独特的品牌剧目;面对日益多元的外来文化冲击,重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旗,积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水准的涉外演出产品。

上海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空间,我们更应加倍努力!人们都说,上海有姚明的高度和刘翔的速度,而我的理想是让昆剧成为上海的深度,这也应该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上海青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目标。

(摘自 《新闻午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