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朱金龙 特约记者沈石声报道 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给苏州人平 添了一份惊喜,更增加了一份责任。近日,苏州文艺界召开各种座谈 会,为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建言献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苏州市文 化局局长高福民表示,作为昆曲的发祥地,苏州更有责任保护好这一 世界文化遗产。他们抓住这次申报成功的机遇,已制订保护和振兴昆 曲的10条措施。

具有悠久历史、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艺术,是从苏州走向 大江南北,走上中国古典戏曲最高殿堂的。从玉山草堂雅集到虎丘中 秋曲会,从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到沈规范声腔格律,从梁辰鱼的《浣 纱记》到李玉的《清忠谱》,从集秀班到昆剧传习所和仙霓社,唱主 角的总是苏州人。昆曲也给了苏州以不菲的回报,“四方歌者,皆宗 吴门”,极大地提高了苏州的文化品位。

在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苏州人怀着深深的昆曲情结, 精心呵护着这朵戏苑中的兰花。在剧团改革后,苏州市政府继续对隶 属苏州的江苏省苏昆剧团实行财政全额拨款。1982年,该团在全国首 开昆剧星期专场,已演出580多台传统折子戏。最近,又在演出前教 唱昆曲,深受观众欢迎。苏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对每场演出分别 补贴1000元和500元。这个剧团还坚持送昆剧进大、中学校和社区, 演出、教唱、讲座相结合,在满足老曲友需求的同时,不断培养新的 昆曲爱好者。他们还派员不定期到昆山,为当地兴办的“小昆班”作 辅导。江泽民总书记到昆山视察时,还兴致盎然地看望了“小昆班” 的小学生。去年,苏州电视台开设了昆剧电视专场,传播昆曲艺术, 成为全国首家开设昆剧专场栏目的电视台,已播出了40多期,收视率 稳步提高。

在普及的同时,不断举办大型演出活动,进一步推动昆曲艺术的 发展。去年在苏州成功举办的中国首届昆剧艺术节,汇集了全国包括 台湾在内的8个专业和业余昆剧院、团、所,共演出28场,场场满座。 既是昆曲界难得的盛会,也是对苏州保护和传播昆曲艺术的一次检验。 去年中秋节,苏州再度恢复久负盛名的虎丘曲会,江、浙、沪、津20 多个业余昆曲会社200多位曲友聚集虎丘万松堂前,60多个曲目的演 唱者老中青少俱全,可谓四世同堂。40多名苏州大学学生的合唱,昆 山市第一中心小学“小昆班”8岁稚童的演唱,显示昆曲艺术后继有 人。这次曲会虽尚不足与明清两代延续200多年曲会的宏大规模相比, 却已发出了昆曲复苏的信号,给名胜虎丘平添华丽典雅、清逸婉转的 韵致,引得无数中外游客驻足观赏。

据悉,苏州市文化主管部门制订的进一步保护和振兴昆曲的10条 措施中,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制订优惠政策,探索改革新路,强化人 才培养,与旅游结合开拓演出市场,建立固定演出场馆和昆曲艺术博 物馆,恢复传习所,加强宣传普及和对外交流工作等方面。业内人士 对此欢欣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表示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坚持创 新,拿出像《十五贯》那样高质量的新编昆曲来,让昆曲这颗明珠在 华夏艺苑中再度绽放迷人的光彩。 文汇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